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770191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重点在课堂(张锦堂)(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重点在课堂,-学校教学工作攻略 张锦堂 2011.6.4,一、问题提出背景,1、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发展的目标: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提出五点要求: 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 重视教育质量。,2、教育部长袁贵仁解读规划纲要,对今后的教育发展,归纳为: “一个核心,两大重点”: 一个核心:“育人为本”; 两大重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人本教育“育人为本”是

2、教育的核心,育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公平教育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政府解决“有学上”的起点公平,而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还是要靠学校,关键是机会公平,一视同仁,阳光普照。 优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解决的是 “上好学”,关键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我国理论发展的顶点。 “以人为本” 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础 以人的生命发展为追求(美好的人性、人格、人生) 以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为目标和本位的思想和工作体系。,教育的主旨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素质教育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

3、展联系起来(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表现了教育的本原意义和核心价值。 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从以人为本的生命发展角度看教育 教育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 学生是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发展愿望的生命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是不能产生教育效果的; 教师是帮助学生生命更好地发展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生命的人; 学校是提供学生生命发展的优质教育服务的场所; 教学是师生在同一时空进行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 用生命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 思考教育,改变教育。,3、教育公平

4、,作为国家基本国策,主要责任在政府,但是政府只能解决教育起点公平,而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任务,还是必须靠基层学校来承担; 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更是基层学校的责任。,4、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公平和质量的重点就落在课堂教学上。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校长和教师要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教学。,二、教学工作概要: 1、三个特点 (1)两重性课程执行者和开发者 (2)中介性课程和学生的沟通者和联结者 (3)独立性是相对独立的学校子系统,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2、三大任

5、务: (1)课程教学实施 (2)学生学习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3、三种意识: (1)服务意识; (2)引领意识; (3)发展意识。,三、教学常规工作: 1、制订教学计划; 2、组织课程实施; 3、维护教学秩序; 4、加强学业管理; 5、教学资料积累; 6、分析全面质量;,7、加强班主任的工作; 8、安排体美艺科工作; 9、关注卫生保健工作; 10 投入教研科研工作; 11 积极参加业务进修; 12 做好学业考核工作。,四、课程实施工作; 1、依法办学,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做好“四抓”: (1)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 (2)课程实施的关键在老师; (3)老师授课的绩效在学生; (4)课

6、程目标达成度在评价。,2、特色办学,优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1)学科拓展性课程; (2)文体艺术性课程; (3)科学技能性课程。,五、教学环节变革: 备课备文本,备学生,备心智体能; 授课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师生互动; 作业弹性作业、提供选择、积极评价; 辅导分层辅导、分类辅导、个别辅导; 考核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差异评价。,六、教学行为变革 1、课堂关注协调: 教材学生 知识心智 教导学导 操作行为倡导: 走下讲台、蹲下身子、融入学生、互动学习; 小组合作、个别辅导、分层递进、提高频度。,2、课堂关注协调 整体个体 课堂课程 学导导学 操作行为倡导: 允许差异、提供机会、指导选择、导学

7、服务; 优化环境、开发课程、走班跑课、发展个性。,七、校本研修的发展: 1、校本研修是一种源于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合理引导和规划,以教师为主体,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活动。 2、校本研修的流程: 问题诊断理论引领实践跟进案例分析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研讨升华创新实践,3、校本研修的形式: 从“课堂”“课例”“案例”校本研修实践的基本环节。 改“听课”为“观课”,改“评课”为“议课”; 在“备课”前“读课”: 备课是教学前的前奏,读课是备课的基础; 读文本时放进自己,读文本时理解内涵; 读文本时渗透主张,读文本时把握教程。,(2)研究课堂 选择恰当的研究课题,分解课题; 进

8、行反思实践学习:认识自己行动实践开放评价反思性实践总结提高。,八、学业评价变革 处理好日常评价与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的关系 处理好各阶段之间学业评价的关系 处理好学业评价结果表达中,等第制、百分制和评语的关系 处理好学业评价中,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的关系,九、打造人本的生命课堂 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不一样的生命 都有同样的精彩,怎样看一堂师生生命互动交往的课? 听课 适合“传授式”教学,主要是听教师讲课 和师生对话,更多依托综合的听觉功能; 观课 适合“互动式”教学,主要是看师生和谐 互动的教学活动,更多依托综合的视觉 功能; 怎样观课 是对一堂课的观察、审视、评判和估 量,是不使用指标和量

9、表的内在的评价。,(一)先看“说课”: 、说班级学生情况 、说课堂教学设计 、说即时生成教学 、说教学前后反思,(二)再看教学过程三维度: 、学科任务的达成度 、课程理念的实现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三)还看生命交往和谐度,生命和谐交往沟通的特征: 1、生命和谐交往的平等性; 2、生命和谐交往的主体性; 3、生命和谐交往的个体性; 4、生命和谐交往的整体性; 5、生命和谐交往的时空性。,操作行为要看: 1、看学生兴趣激发情况; 2、看教师施教覆盖情况; 3、看教学行为互动情况; 4、看师生角色转换情况; 5、看教育整体综合情况; 6、看学习时空调度情况; 7、看教学技术运用情况; 8、看教学资源运用情况。,让校园和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不同的生命都有同样的精彩,相聚同交流, 分享新认识; 回头再实践, 电邮可联系: email:zzjjtt8888 张锦堂 201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