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70156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概述:根据中医的脏腑功能,结合四诊及八纲的分析,来确定疾病的具体部位 意义:是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在中医学的辨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容: 脏病辨证 腑病辨证 脏腑兼证,学习要求及方法:,要求: 1、正确理解脏腑辨证的含义及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 2、掌握脏腑各种证候的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分析 3、掌握脏腑兼病辨证的各种证候之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分析 学习方法: 1、纵:熟记脏腑的生理功能 2、横:联系八纲、气血津液内容来分析,第二节、心与小肠辨证,概述: 心的生理、病理 1 主血脉 2 主神明 3 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 小肠主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病特征

2、性表现(定位): 心居胸中-胸闷、胸痛 手少阴心经循上臂内侧-痛引肩臂内侧 心主血脉-心悸、怔仲、心痛 心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神昏 谵语、神乱(癫、狂、痫) 心开窍于舌-舌痛、舌疮 在体合脉-脉结代促 外合小肠-小便淋漓涩痛,虚证,实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心 病 常 见 证 型,瘀阻脑络证,心血虚证,(一)心气虚证、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1、心气虚 概念:是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表现的证候 成因: 久病体弱; 年老气衰 临床表现:气虚证 心动无力症 气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 心胸闷、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舌脉舌淡、苔

3、白,脉弱 【辨证要点】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定位) 兼气虚证表现 = 心气虚证 即:以心脏及全身功能活动衰弱为要点,四君子汤,2、心阳虚证,概念:是心阳虚,温运无力,虚寒内生所 表现的证候 成因: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 临床表现:阳虚 心失温养 阳虚形寒肢冷,面色恍白或面唇青紫 心心悸怔忡,心胸憋闷 舌脉舌质淡胖,脉弱,瓜蒌薤白白酒汤,3、心阳暴脱证,概念:是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亡 阳证候 成因:本证在心阳虚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亡阳证 心衰 亡阳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 心胸痛暴作,面唇青灰,甚或神志模 糊,昏迷 舌脉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参附汤,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

4、证的关系,三证同属心的功能减弱,但程度不同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辨证要点】 1、心悸怔忡为定位资料 2、兼里虚寒表现 = 心阳虚证 3、兼亡阳证表现 = 心阳暴脱,病例分析,男,68岁,干部。 阵发心悸、气短年余,加重1周。1年前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感体力不如以前,逢劳作后出现短阵心悸、气短、汗出、乏力,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因搬家劳累,上述诸证加重,自感倦怠,精神疲惫,懒言,语声低微,食少,查:面白、舌淡、脉缓无力。试用脏腑辨证分析之。,(二)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1、心血虚 概念:是心血不足,心失濡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耗伤阴血 劳神过度,心血暗耗 临床表现:血虚证 心失濡养

5、血虚面白无华或萎黄,唇淡白,头晕 目眩,脉细无力 心心悸,失眠,多梦,七福饮,2、心阴虚,概念:是心阴亏虚,虚热内扰表现的证候。 成因:劳神太过,心阴暗耗 热病伤及心阴 临床表现:阴虚证 心失所养 阴虚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 苔,脉细数 心心悸、失眠、多梦,洋参麦冬汤,【辨证要点】 心血虚证:心悸、失眠与血虚证共见 (淡白与虚弱) 心阴虚证:悸烦不宁,失眠多梦 与阴虚内热证兼见,(三)心火亢盛证,概念:是指心火内炽表现的实热证候 成因:外邪入里化火;情志抑郁化火 临床表现:火热证 心与小肠症状 实火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赤, 苔黄,脉数,迫血妄行、吐血 心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口 舌

6、生疮,或舌尖红赤生芒剌 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 辨证要点 心烦、口舌生疮、尿赤+实热证,泻心汤,病例分析,王某,女,51岁,干部。反复发作性舌疮伴心烦、便秘10余年,加重1周。近10年来,每逢工作紧张、或加班睡眠不足时,即发舌疮,少时12个,多则56处,疮面可达1cm2大小,舌红,舌疼,影响吃饭和说话,伴心烦,手足心热,便秘,尿赤,喜冷饮。查:舌尖红,舌尖、舌边有3处烂疮面,苔薄微黄,脉数稍弦。试按脏腑辨证分析之。,(四)心脉痹阻证,概念:是多种因素导致心脉闭塞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年高体弱;久病正虚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或内臂,时作时止 临床根据成因不同,可分

7、为四型,心脉痹阻的分型,瘀血内阻痛如针剌,舌紫暗或有瘀点, 脉细涩 痰浊停聚闷痛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 舌苔白腻,脉沉滑 阴寒凝滞突发剧痛,得温痛减,畏寒肢 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气机郁滞胀痛,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要点】 1.本证属本虚标实之证 2.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引肩背臂内 侧,时发时止,劳累诱发或加重为特 征。 3.病因辨证-瘀血、痰浊 寒邪、气滞,病例分析,男,57岁,头晕,胸闷,心痛10余年,加重2天。素患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高达160/100,经常头晕,后头痛,项强,劳累后加重;亦患有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近年有偶发胸闷、心

8、痛,吃些降压、扩血管药物可缓解,近2天因天气寒冷,心痛加重,伴有心悸,恐惧感,痛其甚时如锥针刺其心,手足厥冷,伴出冷汗。查:舌淡胖,苔白厚,脉沉迟,血压18.6/12kPa,心律整,心率50次/分,心音略低,心电图提示下壁心肌梗塞。试用脏腑辨证分析。,(五)痰蒙心神证,概念:是指痰浊蒙闭心神所致的以神志失常为主的证候 成因:情志不遂,气郁生痰;湿浊酿痰 临床表现:湿痰证精神异常(癫、狂) 湿痰面色晦滞,脘闷恶心,舌苔白腻 癫证精神抑郁,喃喃自语 痫证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喉中痰鸣 【辨证要点】神志异常+痰证 (精神意识障碍属阴属静者),导痰汤,(六)痰火扰神证,概念:指痰火内盛,扰乱心神的证候

9、成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 灼津为痰,上蒙心窍 临床表现:痰火证 狂证 痰火发热气粗,面红目赤,喉间痰鸣 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狂证躁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 【辨证要点】神志错乱+痰热证,礞石滚痰丸,(七)瘀阻脑络证,【概念】瘀血犯头,阻滞脑络所表现的征候。 【临床表现】 头晕 脑络不通 头痛日久 脑失所养 头痛如刺,固定不移 心悸健忘失眠心神失养 头部外伤昏迷脑神受损 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血瘀证 【辨证要点】头晕、头痛+血瘀证,(八)小肠实热证,概念:是指小肠经的实火证 成因:心热下移 感受暑热 临床表现:实火证 小肠与心经热 实火面赤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实 小肠热小便灼热涩痛,甚尿血 心热口舌生疮,溃烂灼痛 【辨证要点】心火热炽与小便赤涩灼痛并见,导赤散,复习题,1. 心病常见表现有哪些? 2. 心气虚、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是什么? 3.心脉痹阻证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如何进 行病因辨证? 4. 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有何相同和不同? 5. 痰蒙心神证、痰火扰心证的临床表现及辨 证要点是什么?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