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0041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201701095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江津中学、双福中学、支坪中学)等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试题(全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40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到机读卡相应的方框中。1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春秋B商、东周C东周、春秋D东周、战国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ABC D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2、文中“轩辕”指的是A.黄帝B.禹C.启 D.汤4.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5.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A黄帝 B禹 C汤 D纣 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7.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 D越王勾践8.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

3、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西周B.春秋C.战国 D.秦汉9. 2016年是我国的丙申年(猴年),从字形推测,以下哪种“猴”字是甲骨文( ) A B C D10.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州县制 D.王国制 11.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御史大夫B. 丞相C.太尉D.刺史12.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3. 主张“兼爱”

4、“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14. 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15.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把我国的古代思想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一现象发生在 A.汉朝时期 B.秦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周时期二、判断题:每项2分,本大题共10分。阅读下表后判断: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最后的国君主要区域夏朝约公

5、元前2070年禹夏桀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纣王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涂“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涂“C”。16.夏朝和商朝的统治区域基本一致。 17.夏朝建立的时间比商朝要早。18.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最后的国君是夏桀。19.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发达。20.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10分,共16分。21. 观察秦朝疆域图,请在图上填出A陇西郡 B咸阳 C辽东郡 2

6、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卷图中相应方框内。 A秦 B楚 C燕 D齐 E韩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 ,第23题8分,第24题14分,共22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杂变为简易。请回答:(1)请写出材料一图片所示的两件青铜器的名称。(4分)(2)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更多关于青铜器的知识?(2分)(3)材料二体现了古代工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推动了青铜冶铸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这对于今天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分)24.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

7、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三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2分)(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4分)(4)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全国有何内在联系?(2分

8、)五、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25题11分,第26题11分,共22分。25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图一为原始人曾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叫耒耜,它的出现表明哪个生产部门有了一定发展?(2分)(2)江西新干县一座商朝后期墓葬出土青铜器475件,其中有成套的农具。图二为青铜器犁头。请回答我国青铜时代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之下?(3分)(3)图三为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青铜牛尊;图四是公元前6世纪的铁制农具。请结合图三、图四写出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是什么?(4分)(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生产工具

9、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26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结合下图回答: 请回答:(1)孔子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2)据图片回答,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2分)20162017学年度上期阶段二考试初中2019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到机读卡相应的方框中

10、。1-5 BBABD 6-10 BCCAB 11-15 ACDAC 二、判断题:每项2分,本大题共10分。16-20 BAACA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10分,共16分。21.从左到右 ABC 22.从上到下 CDAEB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 ,第23题8分,第24题14分,共22分。23.(1)四羊方尊 后母戊鼎 (4分)(2)可通过网站、图书馆等不同方式来了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3)青铜技术的高超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科技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今天的社会应该重视高科技,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不断进步。(此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切合题意即可)(2分)24.

11、(1)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6分) (2)秦始皇 (2分) (3)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4分) (4)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效应,通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分)五、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25题11分,第26题11分,共22分。25.(1)原始农业(或者原始农耕,农业、农耕)(2分)(2)夏、商、西周(3分,每个1分)(3)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4分,每项2分);(4)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工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等)(2分)26.(1) 春秋时期 (1分)(2)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4分)(3)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4分)(4)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深远影响。(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