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9997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剖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背景下的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怀仁 倪美青,目录:,1、核心素养的概念 2、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3、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理解? 4、做到教学有效应注意哪些方面?,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人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 交互作用中所应体现出来的能力、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关键 性品质。 核心素养是整合性的、基础性的、适应于不同情境 的、统领性的素质或品质。,-在形式教育派那里,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指能力,尤其 是思维能力,也就是“理性”或“理智能力”。,-在人文主义教育家那里,核心素养则是指健全的人 格、丰满的个性及其对个性的尊重和保卫,以及平等、自由和博爱和对人的地位和权利的至上尊重,还

2、有对文化的领悟力。,-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思想体系中,核心素养则应该 理解为关乎人的存在、自由和幸福的东西,是保证作为生存的“存在”和作为精神的“虚无”构成完美一致的基础。,-面对21世纪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世纪挑战, UNSCO提出了“21世纪能力(21th Century Compet encies)”的概念及其结构。,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应该具备的基础性品质(如健全的人格和美德素养),二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适应不同情境的关键性能力。 -前者是“根”,是内隐的,决定着一个人的方 向;后者是“本”,是表现性的,影响着一个人的状态。由于“本”是表现性的,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

3、该有鲜明的“核心能力”的特征。,【核心素养的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课程化:课程要体现核心素养和关键能 力,并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具 体化。 核心素养的过程化:教育教学过程要探索并促进学生 核心素养的成长过程与发展方式。 核心素养的表现性: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要求,具体化 为学习过程中关键能力指标、行为表现性表征。,二、语文学科素养,阅读与鉴赏:诵读、品味、梳理、理解、反思 语言与思维:积累、整合、探究 表达与交流:口语、写作 策略 方法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文化 传承 :积累、理解、扬弃,语文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4、0年)指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综合性,1、课程的特点:人文+工具 2、语文课程目标: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3、语文教学奠基作用上:其他课程、个性和人格、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4、语文素养的形成: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方法、科学态度 5、训练内容: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

5、解、欣赏和评价;写作是表达和交流 6、教学视野: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7、课堂内外的语文学习: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 8、表现在综合性学习上:关注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 还表现在教学评价上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势上。, 有生成性的课, 有意义的课, 有效率的课, 常态下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 有待完善的课,真实,什么是一堂有效的好课 ?,叶澜教授:, 学得愉快, 教得有效, 考得满意,崔允漷教授:,三、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即教师的教学决策,概念:教师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为基

6、础,为达成特定教学 目标对教学活动系统进行的决策过程。 要素:目标设计;内容组织设计;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意义:教学设计是基于对学生、课程、教材的研究而 进行的教学过程预设;决定教学方向、引导教学过程。,为意义而教:学习的意义感:,-对学习内容具有正确的意义理解。 -对学习活动、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对学习过程的强参与度(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强调学生自觉建立学习内容与自我人 生的内在联系; -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自我反思。,为发展而教:学习的自我感,-学习效能感是反映学习质量和学习过程体验 的一种指标。 -学习效

7、能感高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活动及其内容具有正确的意义理解。 -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积 极的情感体验体验,有效率、有收获、有成就。,为成果而教:学习的效能感,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程序的设计:课堂导入的设计、理解性教学的设计、 学习总结与反思的设计、评价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问题导向教学的设计、具体方式方法的设 计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时空 关系的设计,斯蒂芬去年10月到沙龙中学读书,我教她法语。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令我惊奇的是,斯蒂芬在短时间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

8、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她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应用。斯蒂芬学习勤奋、自觉,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案例分析:美国教师给学生写的评语,斯蒂芬是个成熟、友好的女孩。她在小组中 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 外,我们课下经常交流,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 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 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 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她是宝贵的财富,我 毫不保留地推荐她。 凯瑟琳,2.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 目,第五、学生观,学生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具有主体地位和自由意志的“自然人”。 学生的存在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态的, 学生

9、的人生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我的有效教学观,在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之后,圆满地达成目标即有效。 课堂教学就是设计目标到达成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设计目标到达成目标的过程。 设计目标、直击目标、达成目标,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的依据,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教学目标的设计,1.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的依据,课标,教材,学情,解读 课程目标,1,第一层次:纲要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三维目标是国家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2,第二层次: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科课程总目标,是对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的个性化概括。,3,第三层次:将学科课程目标分解到各

10、个学段,称为学段目标(有的学科称为分类目标)。,4,第四层次:各学科课程的“内容标准”(有的学科称为课程内容)。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设计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解读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举例:分层次理清语文课程目标,纲要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是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确定的学科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内容标准,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但都还属于课程目标的范围,还不能称之为教学目标。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要对教材进行系统解读,并进行认真的学情分析,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才能制定出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1、课标依据,深入解读教材,可以避免传授知识的错误或片面;同时,教师钻研

11、教材的过程,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也会有一定启发;另外,也有利于正确地整合教材(增、删、调、改)。,2、教材依据,解读教材的内容包括: A.深入钻研当前学段整套的教材内容,理清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 B.明确一册教材的目标要求和编排体系,揭示各部分(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C.明确所要教学的部分(单元、课题)在整册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解读 要尊重学生自主体验 要确保教师的价值引领,解读教材,解读文本,姚红红 语文是生命在场的教学 “我们需要饱含感情去体味它、解读它,了解它的内容,分析它表达的主题,体悟它抒发的情感,并借鉴作者的构思。”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学情依

12、据,在解读课程标准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初步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对相应学段学生的最低要求。由于校与校、班与班、生与生学情的不同,必须经过学情分析,才能最后确定教学目标。,学情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心理特征 2、智力发展水平 3、学习能力与习惯 4、学习动机 5、知识准备和生活体验,如何合理分析学情,1、了解学生的经验水平,把准教学起点 2、分析学生学习品质,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3、正视学生的认知差异,落实练习分层 4、发现学生学习的共性,调整教学策略 5、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转变教学方式,以九色鹿一课学情分析案例: 中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童话和神话,这些东西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有兴趣。这篇文章

13、又是有关动物的故事,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九色鹿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类体裁的文章,学生很感兴趣,并能从故事中领悟深刻的道理。 九色鹿文章故事浅显,学生易于学习,学习兴趣浓厚。,学情分析案例: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新鲜的词语。但是,体会这篇哲理性散文来说理的特点,并能运用于语言实践中,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尝试。在课堂中,我力求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语文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在生活、学习中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进而改变他们的行动。(读中明理、辩中悟理),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根据一般性目标,具体化为特定目标,

14、再结合学情和教情确定教学目标,分层次理清梳理,实现由课标到课堂的层层落实,小猫种鱼教学目标,1、学会“种、农、民、玉”四个生字,认识“猫、收、想、定”几个生字,并用“很多”造句。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小猫收不到小鱼的原因。 3、明白怎样才能收到很多小鱼的道理。,根据新课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训练重点,这一课教学的难点, 从内容上讲,是让学生明白种小鱼收不到小鱼的道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思维以及生活能力。,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规范地陈述教学目标 行为主体(对象)+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标准)+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

15、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 对象 条件 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大90% ”。 行为 标准 “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其它的根据要求可省。,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过程与方法。 行为条件力求界定体现出“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维度。如: A.在游戏抢答中,能听、说、读、写对个字词(或). B.通过对比阅读,能说出(或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C.通过收集和整理,能说出或写出 D.通过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能归纳、整理信息、提炼观点。 E.在合作探究中能说出(或写出)对某一主题的 F.在演讲活动中能完成演讲稿并在小组内进行脱稿演讲。 .,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功能是: 导

16、学 导教 导测评,任务单:请对以下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做出判断,在正确的选项后划“”,错误的选项后画“”。,任务单:请对以下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做出判断,在正确的选项后划“”,错误的选项后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1)能熟读第二自然段,50以上的同学能够当堂背出。 改为:(1)能熟读第二自然段,50以上的同学能够当堂背出;“20的同学能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式口头描述一段景物”。,散文背影为例,教学目标(一) 感受和理解文中“背影”所表现出的父亲的思想性格。 探究文本通过选取“背影”这一视角的细致描写来集中展现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的写法。 感受文章中的父子之爱,引导学生理解父爱,学会感恩。,教学目标(二) 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