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沉积体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9970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沉积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河流沉积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河流沉积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河流沉积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河流沉积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沉积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沉积体系(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郭峰 guofeng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第一节 概述,拉斯特(Rust,1978)的划分方案: 标准 :河道分叉参数:1,多河道 弯曲度: 1.5,高弯度 类型: 平(顺)直河: 单河道、低弯度 曲流河: 单河道、高弯度 辫状河: 多河道、低弯度 网状河: 多河道、高弯度,河流类型在时间、空间上均可发生变化,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和分类,河流的概念

2、和分类,4种类型河流沉积,小 结,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一、曲流河沉积相及相模式,曲流河是最常见的河流类型,也是研究程度最高的一类河流。根据次一级环境及其沉积物特征的不同,将曲流河相进行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地震沉积学特征,现代曲流河沉积特征,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河床亚相 河床滞留沉积 边滩沉积 堤岸亚相 天然堤 决口扇 河漫亚相 河漫滩 河漫湖泊 河漫沼泽 牛轭湖亚相,曲流河沉积相、亚相及微相划分,一、曲流河沉积相及相模式,(1) 河床滞留沉积

3、平水期滞留在河床底部的粗碎屑物质。 沉积物:粗 ,多为砾石,时有垮塌或冲刷泥砾 构 造:明显的冲刷-充填,可有叠瓦状构造 横向上:透镜状、席状 垂向上:河流沉积的最底部,1、河床亚相,(2)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 曲流河中最重要的砂体类型,1、河床亚相,弯西参1井 (E31 ):岩屑长石细粒中砂岩,压实作用,凹凸接触, 510,正交光,边滩形成机理(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2)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横向环流,1、河床亚相,边滩的侧向加积具有间歇性 相邻的边滩侧积体之间常具有泥质披覆层,边滩沉积特征,沉 积 物: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较低 结 构:跳跃组分为主 分选中等 构

4、 造:大中型槽状、 板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 垂 向:向上粒度变细; 层理规模变小 横 向:板状、透镜状 平 面:带状,1、河床亚相,(2)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1、河床亚相,(2)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湖南澧水河中的砾石质边滩,2、堤岸亚相(包括天然堤、决口扇),堤岸亚相 在垂向上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属于河流相的顶层沉积。与河床沉积相比,其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小型交错层理为主。 包括:天然堤和决口扇两个微相。,(1) 天然堤 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粉砂、泥沿河床两岸迅速堆积所形成平行于河床的砂堤。,沉积物:粉砂、泥的薄互层,向河道方向可有细砂。一般单旋回厚几cm几十cm。

5、 构造:小型波状、槽状、攀升层理、水平层理,顶部可有暴露构造。 垂向:边滩沉积之上 剖面:楔形 平面:豆荚状,天然堤层理构造垂向序列 (柯尔曼,1969),2、堤岸亚相,决口扇-洪水冲决天然堤,在其外侧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沉积物:细砂、粉砂,较天然堤粗 构 造:中小型交错、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 垂向上:上下均为河漫泥质沉积。单旋回厚十几cm-几米 剖面上:透镜状 平面上:舌形或扇形,向河漫平原方向变薄、尖灭,(2)决口扇,2、堤岸亚相,3、河漫亚相,河漫亚相 位于天然堤外侧,地势低洼、平坦,洪水泛滥期间,水流漫溢天然堤,流速降低,使河流悬浮沉积物大量堆积。又称泛滥盆地或泛滥平原沉积。主要为

6、粉砂岩和粘土岩,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1)河 漫 滩: 洪水期有水,平水期无水 (2)河漫湖泊:始终有水,来自地表及地下 (3)河漫沼泽:潮湿气候,低洼积水,植物、泥炭、煤,按淤水程度,分为 ,河道快速侧向迁移,天然堤发育不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无法区别,统称为泛滥平原沉积。,河床外广阔的滩地,平水期无水,洪水期被水淹没 沉积物:水动力弱,粉砂、粘土为主 构 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生物钻孔,暴露构造 垂向上:垂向加积产物,位于河流相旋回的上部,(1)河漫滩,3、河漫亚相,(2)河漫湖泊,河床外长期积水洼地,积水多源于河流泛滥。 沉积物:粘土、粉砂 构 造:洪水期沉积,层理不发育,可见水平层

7、理 干旱:干裂、结核、石膏盐湖 潮湿:生物繁茂,有机质丰富,3、河漫亚相,螺化石层 丰气1井,1719.16米,炭质页岩、介壳 丰气1井,1719.20米,河漫湖泊沉积特征,(3)河漫沼泽,由于长期地表潮湿积水,植物繁盛,形成沼泽 沉积物:与河漫湖泊多相似,特别的是泥炭沉积 构 造:块状为主,粘土岩中有时可见水平层理,3、河漫亚相,废弃的积水河道(实质) 废弃作用:串沟取直、曲颈取直 沉积特征 沉积物:粉砂、粘土 构 造:交错层理、水平/块状层理 垂向上: 串沟取直与早期 废弃河道沉积渐变 曲颈取直与早期 废弃河道沉积突变,4、牛轭湖亚相,4、牛轭湖亚相,曲流河垂向沉积模式(沃克,1976):

8、 四个单元(由下至上) 泛滥平原沉积 天然堤沉积 边滩沉积 河床底部滞留沉积 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概念: 堤岸亚相、河漫亚相 (顶层沉积,垂向加积) + 底部滞留沉积、边滩沉积 (底层沉积,侧向加积),5、曲流河垂向沉积序列,小 结,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河道砂坝(心滩)发育,宽、浅、急 砂质辫状河、砾石质辫状河,(二)辫状河沉积相模式,二、辫状河,心 滩:辫状河沉积的主体, 沉积物:砂砾,少有泥质加积 结 构: 滚动组分为主,分选中等-差。 构 造: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9、为主,不同时 期沉积层间有冲刷面。 垂向上:不明显的向上变细正粒序 横向上:单个透镜状,多彼此冲刷相连, “砂包泥”,1、心滩沉积,二、辫状河,河道砂坝的分类,纵向砂坝、横向砂坝、斜向砂坝,a.二元结构中 底层沉积发育, 顶层沉积不发育, 下粗上细特征不很明显 b.砂砾沉积为主 c.大型单向流水交错层理为主,2、辫状河的垂向层序特点,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河道坡度小,水流能量低。 河道、湿地等环境长期稳定,各沉积相在垂向上增生、叠加。,三、网状河,1.河道沉积 沉积物:

10、砂 结 构:跳跃组分 构 造:槽状交错层理 平面上:带状、网状 剖面上:砂体厚、窄,多层叠 置的透镜状 垂向上:垂向叠加为主,少有 侧向加积 2.湿地沉积 沉积物:富含泥炭的粉砂、粘土 横向上:“泥包砂”,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湖(海)网状河三角洲 沉积体系 沉积体系: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四、 河流的沉积组合及垂向沉积模式,第三章 河流沉积体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岩性:砂岩、粉砂岩;泥砾 成分:长石砂岩

11、、岩屑砂岩;砾岩复成分 结构:分选差至中等;粒度曲线两段式; 构造:板状、槽状交错层理,上部波状交错层理; 砾石叠瓦状排列;侵蚀冲刷构造; 暴露构造 生物化石:破碎的植物枝、干、叶;硅化木 垂向层序:二元结构;底冲刷F-U层序 砂体特征:平面上:条带状、树枝状; 横剖面:上平下凸透镜体或板状,1、地质学特征,砂砾岩,平行层理,SX中11井:2325.2m,长石质石英粗砂岩,5X10,长石双晶,钙质胶结,SX中11井:2234.3m,长石质石英中砂岩,5X10单,绿泥石化,油斑,孔隙,2、测井学特征,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辫状河道:,A,A,A,A,外部形态为充填型,透镜状,内部反射结构为杂

12、乱状、中振幅, 连续性差。,测井-地震相特征,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3、地震沉积学特征,buried valley in the Northern Netherlands,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3、地震沉积学特征,储层含气性空间展布刻划成果,含气砂体空间展布特征明显,内部非均质表征清晰,(据二物,2004),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储层(砂体)展布边界确定,河道砂体,河道砂体边界,(据二物,2004),3、地震沉积学特征,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第四节 河流相与油气的关系,储集层 垂向上:边滩或心滩砂质岩 横向上:透镜砂体中部 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构造岩性圈闭 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馆陶组(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油气藏多处于凸起或构造带高部位的储集体中,一般为河流相砂砾岩体) 。,小 结,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沉积模式 一、曲流河 二、辫状河 三、网状河 第三节 古代河流鉴别别标志 第四节 河流与油气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