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873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3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宋元时期对前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继承发展表现及其原因1表现(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隋唐时期的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科举制、监察制度等。(2)发展:宋代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地方上设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加强中央集权。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机构分管各项事务,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事务;地方设立行省,这是一个创举,一直延续到今天。2原因(1)继承:小农仍然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思想上儒家思想仍居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强有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保护脆弱的小农经济和思想的统一。(2)发展:经济上农业技术在南方得到进

2、一步推广,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相对发达,思想上理学思想形成,成为官方哲学,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深化理解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2)影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

3、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专题二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5)商人地位的变化:商人由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6)生产关系的变化:明清时期出现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7)政治环境及政策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加深。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朝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

5、规模巨大的商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专题三中国古代四个科技发展的高潮从公元前16世纪至17世纪明清之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四个文化发展的高潮。1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特殊地位。具体表现在:疆域辽阔;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商朝文字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且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天文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2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张骞通西域后,中国文

6、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如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传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影响巨大,如日本、朝鲜等国;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如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问称为“汉学”。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时代完成的;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如日本的和服又称“唐服”,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有些街道叫“唐人街”,日本称中国为

7、“唐土”,还有“唐学”“唐言”“唐山”等。4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深化理解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学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3)中国传

8、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唐之际宋朝政治贵族制衰落君主专制加强经济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文化贵族文化平民文化摘编自概括的唐宋时代观阅读材料,提炼出一条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根据材料表格的信息可从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文化的世俗性增强)等角度进行分析。以君主专制不断增强为例,可从魏晋、隋唐至宋的政治措施分

9、析,尤其是隋唐至宋强化皇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等制度)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君主专制加强,注意史论结合。试答:_答案示例1信息:君主专制的加强。说明: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统治为特征的士族制度兴起,皇权受到制约。隋唐开创并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从制度上打破了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同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北宋时期实行重文政策,大兴科举,贵族制度衰落;中央机构改革,设立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化相权,皇权大大加强。示例2信息:实物经济逐渐过渡到货币经济。说明:隋唐以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征收赋税以征收实物为主。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交通发达,民族间和对外经济交流频繁;唐初,政府发行“开元通宝”,民间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向农村延伸。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赋役制度改革,政府税收开始征收货币,这表明宋代已经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过渡。规律总结1提炼信息时要找到合适的角度,不能偏离材料主题。2提炼的信息一般是一种历史趋势或者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有时也可以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等。3试题要求“加以说明”,一般从原因、概况、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