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622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选出与课文原文正确无误的一项( )A.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C. 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D. 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前后颠倒,敢怒而不敢言应为不敢言而敢怒。考点:本题考查记忆能力。点评:本题较简单,只要对课文多加记忆,对难写字及标点符号多加记忆即可。2.对下列句

2、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乃能衔哀致诚 致:表达B. 吾去汴州 去:离开C. 图久远者 图:打算D.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孰:仔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孰:谁。3.下列各项,全都是李白的作品的一项是( )A.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题西林壁B.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友人C. 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D. 登高蜀道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作品;B项,白雪歌送武判官

3、归京是岑参的作品;D项,登高是杜甫的作品。4. 以下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B.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C.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答案】D【解析】A、B、C三项为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5.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C.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同类的

4、一项”,然后回顾常考修辞的特点,再理解诗句意思,最后确定修辞。ACD三项都使用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以“怨”写“羌笛”,“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中以“才思”“解”写“杨花榆荚”,“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以“护”“送”来写“水”“山”,“愁”“解”“护”“送”等都是人的情感动作,用来写物,这是拟人;B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使用比喻,以“秋扇闲置”比喻女子被弃。故选B。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京津冀在相邻区域内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和协调联动处置机制,推动卫生应急一体化进程。B. 由于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学习能力会越

5、来越强,而且搜集和贮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将会在新产品的研发,预测分析、推广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应。C.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通知书,还是现在的创新型通知书,都让新生认识到进入大学时的仪式感,精心设计通知书意义非凡。D. 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完善、变革,高考作为较为公平量能取才渠道,托举起了无数青年学子的梦想。【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B项,语序不当,“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是人工智能,前面没有主语,应该把“人工智能”和“由于”调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认识”和“仪

6、式感”搭配不当,“认识”改为“体会”;D项,结构混乱,“高考制度”后面没有陈述完,又出现“高考”新的主语,把“从”放到“高考制度”前。故选A。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B. 为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上海卫生部门呼吁市民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在食用鸡、鸭、鹅等家禽时一定要确保长时间蒸煮(包括禽蛋)。C. 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和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平面,像狮、虎、狼、豹。D.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

7、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B项括号应在“家禽”后;C项“牛”后的逗号改为分号;D项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主要考查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平时要注意积累标点符号运用中的一些要求和规律。比如,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叹号

8、,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两个或多个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要加标点。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然后分析所给选项的内容、语气。比如B项,括号内的内容是对前面食用的内容的补充,故应放在“家禽”的后面;C项,素食者和肉食者的关系时并列的,故应使用分号,D项,这是一句话的结束,句号应放在最后。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B.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前者既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歌的顶峰之作。C. 史记我国

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字。D.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的诗和文章多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错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故选C。9.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B. 拜

10、,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 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 “晦”指农历三十错误,“晦”应为“每月最后一天”。故选A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

11、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风、雅、颂赋、比、兴。C. “诸郎中执兵”中“郎中”指宫廷的侍卫;“敢以烦执事”中“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D. 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选入课本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记录了“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

12、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风、雅、颂、赋、比、兴”错误,应为“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故选B。1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B.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

13、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D 项,“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A、B、C三项为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却。1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道:原因B.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彻底C. 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对待D.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完:保全。1

14、3.下列句子不是宾语前置句的是( )A. 浴乎沂,风乎舞雩B. 不吾知也C. 则何以哉D. 毋吾以也【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出现。A项,在沂河洗浴,在舞雩坛吹风,状语后置句;B项,语序为“不知吾也”,

15、宾语前置句;C项,“何以”应该是“以何”,那么靠什么呢,用什么呢,宾语前置句;D项,“以”,表示因为,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话),宾语前置句。故选A。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是( )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C.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D.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是”,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不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B项,名词作状语,向下;C项,名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