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9408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九八四》读后感征文10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节征文分享读一九八四有感原创: 文心读书社乔治奥威尔所作的一九八四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其他人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自己对本书的一些感受。一九八四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本书极力刻画了一个极致共产主义下乌托邦社会的黑暗与压迫,体现的是一个极权胜利的社会,这与奥威尔的另一本着名小说动物农场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处暂且不表。在我看来,一九八四描绘的是一个自由与压迫冲突的世界,文中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工作是为政府篡改历史,因为工作的原因,使其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以及社会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了怀疑。后来他为了突破束缚以及向往自由等原因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

2、利亚产生了感情(故事背景不允许人们自然相恋),而成为了思想犯。然后便到了本书的高潮部分:温斯顿在“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改变了最初“错误”的怀疑,成为了“思想纯洁者”。一九八四中有一句名言:“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其中奴役即自由这句话可谓在文中体现的淋漓精致。我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温水里的青蛙往往无意于自救,因为它们一点一点地习以为常,潜移默化。书中活在大洋国里的人们也一样,受环境的逐渐影响,而习以为常。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厚,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罢了,真理部出色的工作可以完美的抹杀任何痕迹。敢问世间上最

3、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大概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但,书中的人不这么觉得,他们已经习惯靠真理报所公布的信息去判断事物。这与我国现在的现状也有一定类似,大部分群众容易被媒体的口风控制,而失去自己的自我见解,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在此也呼吁一下网民群众不要太容易被媒体或他人的观点所感染,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保留。如果你的行为方式,逻辑思维都已经被奴役,真心的将虚伪当做了现实,在逻辑体系中把2+2=5(文中剧情)当做了驳无可驳的真理,那自然不必秘密地伪装着生活,大可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真实感受。这是自由么。当然是自由“奴役式”的自由。一九八四可以说是成功的预言了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相信国

4、人阅读此书时都不免会产生共鸣。文革时期人人都要背毛泽东语录,把领导人的话语奉为信条,如果做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可能还要被抓去批斗,抓去下乡放牛。知识分子或收敛锋芒苟且于世,或不堪折辱悬梁自尽。他们格格不入于世的思想体系如针毡,他们独具的风骨和那个时代脱节了。那么在这一个充满限制的年代里,谁最为自由呢?当然就是将领袖希望民众根植的思想体系变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红卫兵们,他们把虚伪当做了现实,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闯到别人家里抄家放火。在时代正在逆流,你是选择继续顺流而行,然后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置于公众视野下游街批斗,还是顺着时代一起逆流?无疑,随着时代一起逆流才能得到自由,得到这为虎作伥的自由,放弃良知的自由,文革式的自由,老大哥口中的自由,奴役的自由。回到书本本身,主人公温斯顿无疑就是时代的一个叛逆者,他选择相信自己的怀疑,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温斯特被自己对现世的质疑折磨得日益消瘦,甚至在电刑架上死去活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质疑。可惜的是,他拒绝被自由的奴役,也没能换来最后的觉醒.书本最后,依然是极权的胜利。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班级:物联网应用技术182姓名:黎松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