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色彩构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69406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9.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基础色彩构成(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的本质,一、色彩的来源 色彩是光产生的现象,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的本质,二、光线和色彩的关系,光源色:光源所产生的光色。 物体色:物体在接受光线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反射其余部分的光线的颜色。 透明色:当透明物体含有一定杂质或色素时,由于杂质或色素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光线被过滤掉一部分,从而形成透明色。 复合光:各种物体所产生的颜色,是非单纯颜色的光,它是以“复合”的方式反射或透过的,故而叫做“复合光”。,R

2、GB颜色模式与CMYK颜色模式,RGB(光源色) 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为三原色光,用英文表示就是R(red)、G(green)、B(blue)。,CMYK(物体色) CMY是3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RGB颜色模式与CMYK颜色模式,只要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就是RGB模式表现的。,只要是在印刷品上看到的图像,就是CMYK模式表现的。,色彩的本质,影响色彩的主要因数,光线的性质 物体的分子结构 物体表面现象,如光滑、粗糙 观看时的心理因数,色彩的本质,色彩应用

3、的小例子,卖西瓜的水果摊 烧鹅店小贩 舞台灯光 卧室温馨的灯光与色彩,色彩的分类,无彩色:黑,白,纯灰 有彩色: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无彩色,有彩色,色彩的三属性,色相 明度 纯度,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中、低,彩度: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鲜、中、灰,如何改变色彩的明度,如何改变色彩的纯度,A B C,如何改变色彩的纯度,A B C,清色与浊色,色彩的体系,门塞尔色立体,色彩的体系,色彩的混合,三原色光 红(Red) 绿(Green) 蓝(Blue) 颜料的三原色 青蓝(Cyan) 洋红(Magenta red) 黄(Yellow),色彩的混合,色光的混合

4、三原色光又称为第一次色光,是用来混合产生其他色光的。,混合公式: (橙)红+绿=黄 (橙)红+(紫)蓝=(紫)红 (紫)蓝+绿=(绿)蓝,黄、(紫)红、蓝 = 第二次色光,第二次色光全部混合 第二次色光全部混合 第一次光全部混合,第三次光(白),加法混合,由于光色的混合,混合次数越多,其色光的明度越亮,所以色彩学上把光色混合称为加法混合。,色彩的混合,颜色的混合 颜色的三原色也叫第一次色,同样是用来混合产生其他颜色的。,混合公式: (紫)红+(绿)蓝=(蓝)紫 (紫)红+黄=(红)橙 (绿)蓝+黄=绿,(蓝)紫、(红)橙、绿 = 第二次色(间色),第二次色分别混合 第二次色全部混合 第一次色全

5、部混合,第三次色(黑) (复色),减法混合,颜色混合次数越多,其明度越深,所以色彩学上把颜色的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中性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料并置后,经过一定距离的视觉混合而获得的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如一定比例的三原色中性混合后得到浅灰色,既不加光也不减光,故称中性混合,也叫空间混合。这种混合方法得到的新色相明度、纯度都比减色混合要高,效果鲜明,响亮,跃动感强。,色彩构成(Interaction 0f color),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复杂的视觉表现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研究符合

6、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构成,并能发现、把握尽可能美的配色创造。,色彩对比的规律,指色彩间的矛盾、对立的关系。 尽可能接近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就是说在同一视域,最好在同一视域中心之内。只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一起,才能准确地发展异同,才能最充分地显示出应有的对比效果。,色彩对比的规律,色彩对比的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色相的对比,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色相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相差别对比。 对比的种类: 邻近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色相的对比,对比的种类: 邻近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色相的对比,色相的对比,对比的效果: 邻近色:色相差别小,色彩对比非常弱。 类似色:保持了邻接色的

7、单纯、统一、柔和、主色调明确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耐看的优点。 对比色:具有鲜明、强烈、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 互补色:强烈、鲜明、充实、有运动感,但是也容易产生不协调、杂乱、过分刺激、动荡不安、粗俗、生硬等缺点。,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补色调和的技巧是:A,增加面积比;B,混入同种色彩;C,降低纯度;D,用金、银、黑色线条分割,色相偏移,明度的对比,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明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只有色相的对比而无明度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难

8、以辨认;只有纯度的对比而无明度的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更难辨认。,明度的对比,弱对比:明度色阶三个以内 中对比:三个以上,六个以内 强对比:六个以上,纯度的对比,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彩鲜艳或混浊感的对比。 对比的结果:鲜艳的更鲜艳,灰浊的色彩更灰浊 对比的种类: 相同色相的不同纯度的对比 不同色相的不同纯度的对比,降低色彩纯度的四种办法,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 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

9、着、幽暗。 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 加互补色,冷暖的对比,定义: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 色彩心理来考虑,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面积的对比,定义:指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占据量的对比,这是数量的多与少,面积的大与小的对比。 规律: 面积相当,对比效果好,调和效果差。 面积对比悬殊,对比效果差,调和效果好。,歌德认为:色彩的力量决定于明度与面积。 他把太阳纯色的6色相(青、蓝合并为一色)定为:黄3、橙4、红6、紫9、青8、绿6,

10、并将一个圆分成36个扇形等分,以表示色彩的力量比,其中黄占3分,橙占4分,红绿各占6分,紫占9分,蓝占8分。这就是说,只有这种比例的色光混合后才能是白光,如果6种色光都是均等的6分,混合出的光不是白光,而是橙黄色。,3调和的方法,(1)孟塞尔色彩调和论:在孟塞尔色立体中,确立一个色或一组色后,也同时能从色立体中求出相应的调和色,其方法是从几何学秩序方向中去选择的。 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也叫定量秩序协调。作为基础的色彩协调法则,门塞尔认为在色立体中,不论什么方向、什么系列选色,只要保持一定间隔就能够令色彩协调。,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1)垂直协调和。明度变化,色相和彩度不变。,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11、(2)斜内面调和。互补色明度、不同纯度、秩序调和。,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3)内面调和。互补色同明度、不同纯度、系列调和。,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4)斜横面调和。明度和纯度变化,类似邻近色的协调色彩。,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5)圆周调和。明度和纯度协调一致,色相变化,具有各色相的彩虹般的秩序感。,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6)螺旋形调和。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色相的系列调和,在色立体上自由作螺旋形,再按一定间隔取得各色相。当纯度高时,明度应降低。,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1)垂直协调和。明度变化,色相和彩度不变。 (2)斜内面调和。互补色明度、不同纯度、秩序调和。 (3)内面调和。互补色同明度、不

12、同纯度、系列调和。 (4)斜横面调和。明度和纯度变化,类似邻近色的协调色彩。 (5)圆周调和。明度和纯度协调一致,色相变化,具有各色相的彩虹般的秩序感。 (6)螺旋形调和。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色相的系列调和。,(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a二色调和: b三色调和 c四色调和 d五色以上的调和,(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a二色调和:凡是通过色立体中心的两个相对的颜色(互补色)都是可以组成调和的色组。,(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b三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色是调和的色相。也可将这些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边三角形使其三点在图中自由转动,可找到无限个调和色组。

13、,(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c四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色是调和的色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也可获得无数个调和色组。,(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d五色以上的调和:凡在色相环中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个色是调和色组。伊登认为“理想的色彩和谐就是要用选择正确的对偶的方法来显示其最强效果”。,(3)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一),a、无彩色系最易调和,但明度在11级明度色阶中的间隔中看,近看不需过于对比,可采用小间隔,即弱对比,1、3、5、7、9或1、4、7、10等。如果远看就不要过于含蓄,需大间隔,即强对比,如1、6、10或1、7等。,色彩调和中的主

14、要手段,b、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调和最易,不需考虑色相,因为任何有彩色与无彩色都调和,但必须考虑色阶明度对比要大些,不要过于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c、同色相调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虑色阶明度的对比和纯度对比,间隔不需过大,可用小间隔法1、3、5、7、9或1、4、7、10等,远看需大间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d、邻接色调和一般变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关系,又要变化纯度。明度上也要用小间隔以外的办法,即弱对比和中对比。远看需要长对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e、类似色调和,因为它们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调和因素,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稍注

15、意纯度,多注意明度即可。明度处理同前。,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属中等对比关系。在色相处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过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对比和中对比,如果再需强烈些,可用长对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g、对比色的调和是因为它们在色相上属强对比。 利用面积调和法,即大面积冷对小面积暖。 用聚散调和法,即冷聚热散。 利用中性色作间隔法,如黑、白、灰。 利用间色序列推移法。 降低双方或一方纯度。 提高一方明度。,h、互补色相调和的方法,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对比色、互补色调和六法,(4)色彩调和的主要手段 (二),(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约翰伊顿教授指出

16、: 红暗示正方形 黄暗示三角形 青暗示正圆形 橙是红与黄的折衷,暗示梯形 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 紫是红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方形,色彩与形象的统一,色彩学家碧莲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 橙暗示长方形 绿暗示正六边形 紫暗示椭圆形,色彩与形象的统一,正方形的内角都是直角,四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确定,二者吻合。 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效果。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色彩与形象的统一,正圆形是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而青色也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 橙、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 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 在冷暖上分,可谓: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关,属哪个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