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湖畔桃源乡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9230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尔登湖》读后感:湖畔桃源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瓦尔登湖》读后感:湖畔桃源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瓦尔登湖》读后感:湖畔桃源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尔登湖》读后感:湖畔桃源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畔桃源乡瓦尔登湖读后感何知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题记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又强大,又脆弱,总之是一切矛盾的结合体。从表面上看来,个体与个体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当我们抛开各自身披的种种枷锁光线妆容、金缕衣、纹身、刻有家徽的戒指、诱惑的漂亮皮囊,当然还有污言秽语。有人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我还要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力。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在荒岛上一手建起自己的安身之处,但他对孤独的逃避自己对文明社会的渴望如业火般从未停止过,他用于消解愤懑甚至病痛的信念全部来自生存的欲望以及一

2、本圣经。梭罗却不是,他细心地生活,而不是生存,他的内心的理念比任何宗教信仰都来得强烈:远离人群,抛开已被物质揉碎的文明,走回迎接他的自然的怀抱里去重整内心。为了达到灵魂涅槃,有人不惜进行近乎苛虐的修行,而有的人仅从一片落叶中便能参透世间万物的规律。我们对这些千奇百怪的做法不必抱有孰是孰非的评判,每一个独立个体的生活方式包括劳动创造的方式本就不同。我不知道将读后感的题目定为“桃源乡”是否合适,梭罗的湖畔小屋的确是他一手改造,但一颗钉子,一个土豆,一分一厘的支出,也是他与外界仍有联系的证据,作者就在那里,用文字给读者开出一隅净地。不,“桃源乡”是不合适的,我们能尽量用心去感受,却无法踏足哪怕跨过边

3、境。在当今这个信息构建起的网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蜘蛛,离开了网,便失去了食物来源。然而在酒足饭饱之后,是否需要重新思考:明明有别的选择,难道我们只能心甘情愿地、日复一日于原地结网?前两天竟然抽空看了云图,如果某天,影视作品里的场景变为现实:海平面上升,低层民众老鼠似的挤在街头,地球彻底一体化,哪怕我们仅仅踏入一个空房间,只消按下按钮便能虚构出一个桃源地,那时这些唾手可得的东西,除了做一剂安慰剂,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搏击俱乐部里说:广告诱惑我们工作,然后买不需要的东西。设想某天,一个人成了上帝与魔鬼的赌注,拥有了一切他想要的东西,难保他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剪掉自己的舌头。我开始崇拜梭罗的极简生活了,面包不是一定要加酵母的,地毯是可有可无的麻烦物件,前来拜访的客人们少有比一个乡野农夫有更加淳朴的智慧。或许有人对“物质”的解读有些误解,瓦尔登湖便以经济开篇,并不是对物质加以斥责,而是系统地讲了生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加以维持。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人类的一个优点在于,在丛林法则的敦促下,大多数人们都竭力去追求更多;而缺点就是,我引用作者的话“人们不因缺少基本生活物质而贫困,而因缺少奢侈品而贫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我还要说,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他们能创造,会追求,有温度,会思考。文/何知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