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227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春季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第一次月考联考七年级语文科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2分)(1)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3)-,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4)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5)-,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6)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7)木兰诗中夸张地写出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8)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它相似的两句诗的是:-,-。(9)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

2、诗中的句子:-,-。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 (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 fei浅,这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媲美的亮点。(4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1) 请在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答:- (2分) (2)请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注上正确的读音。答: (2分)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

3、,请找出并修改:答: 改为 (4)(4)处有语病,请改正。答: (2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3-4题(5)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3分)(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8题(17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4、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5.解释加点的词。(4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但当涉猎(4)寻复南奔6.翻译句子。(6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7.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傅永为什么能

5、够“发愤读书”?(2分)8.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红三角”打开逃生之门(刘永健)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所有4层以上的建筑物竹外墙上都有一排贴着倒立的红三角标志的窗户,从顶楼一直延续到一楼,非常显眼。每一个刚到这些国家的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他们的建筑物一般排列得比较紧密,同时街道也相对来说比较窄。最要命的是日本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最长的地震带。而日本整个岛正是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地质活动十分频繁,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几百次,可以

6、说一年365天,天天有地震。无法改变地理位置和环境,如何尽可能地在地震和火灾中维护国家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成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为此,当地政府发扬集思广益的精神,公开征集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调查问卷的收回,共搜集了上万条的建议。 有人建议限制楼层的高度在3层以下,如果发生地震或者火灾,住在楼上的人也可以尽快跑到楼下逃生。可是对于日本的国情来说,土地资源本来就不多,建低层建筑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也有人建议,窗户全部改成全开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在任何可以打开的窗户逃生。这个建议也很快被否决了,因为日本一直是一个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如果所有的窗户都改成全开式的,这将更加

7、方便那些自杀的人。还有的人建议,在高楼外的墙上。加建逃生电梯,一有突发情况,人们可以选择从逃生电梯逃生。如果在每幢高楼外都架设逃生电梯。势必要花费一笔额外的费用。对政府来说,也有很大的压力。 综合日本本土的国情和地理环境,只有一个建议被采纳。据说这是一个用匿名方式提供的建议,这个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在每层楼的统一位置设置一个全开窗,一般设在每层楼的最边上。并贴上红色倒三角形图标。在地震或者火灾来临的时候,每层楼上的人们,可自觉到贴有红色倒三角形图标的活动窗面前排队集合等待救援队的救援。救援队的云梯将全部优先架设在贴有醒目红三角标志的窗户前方便被困的群众逃生。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避免灾难

8、来临时混乱的局面导致的踩踏伤亡发生:而且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处于较高楼层的人们因为没有办法而盲目跳楼的惨剧出现。同时也避免了救援队分散救援造成的人员损失和伤亡。 于是这条富含人性化又不浪费资源和财力的建议被政府采纳。并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你如果到了日本、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一定会发现这样的一排“红三角”标志的窗户。即便是外表很酷的建筑,该贴还是会贴的,决不会因为美观而放弃这种逃生的标识。 “红三角”的人性化设计打开了逃生之门,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摘自2011第六期知识窗)9、在日本,当高层建筑物发生灾难时,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怎么做?(分)答:_10、“红三角”建议被日本政府采纳的理由是什么?(6

9、分)答:_。(四)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2分)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 (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4)

10、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

11、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

12、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

13、“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10)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答: 1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答:1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1)随着母

14、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答: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4)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答:(五)综合实践(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