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读后感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8943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九川录》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九川录》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九川录》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陈九川录》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陈九川录》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九川录》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九川录》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九川录读后感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原本存在的圣性,相信此生的使命是朝向光明,是开发内在的宝藏,那么我们就踏上了寻找光明的旅程这是一段永无止尽的光明之旅。致良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任何时候结束都太早。我们常常提起良知这两个字,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相信自己拥有能生万法的良知?我们是否真的相信自己胸中有个圣人住着?阳明先生当年的学生说不敢当,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同样也不敢把自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到自己的生命如此卑微和渺小,如何能够和圣洁、伟大这些词联系起来?但是阳明先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良知是我们自家本有,无论如何也不会泯灭。哪怕你是盗贼,你的内心也仍然清楚地知道何为善恶,何为是非

2、,只是盗贼不肯听从自己良知的召唤。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原本存在的圣性,相信此生的使命是朝向光明,是开发内在的宝藏,那么我们就踏上了寻找光明的旅程这是一段永无止尽的光明之旅。致良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任何时候结束都太早。不可因阳明先生说陆象山之学粗些就生出轻视之心,如此,便是慢心。陆象山之学之精粗,即便如陈九川,阳明先生的高足,尚且看不出,说明陆象山之境界远在陈九川之上,何况我辈。任何走在我们前面的同学都值得我们学习,何况陆象山这样的大贤。把自己的傲慢心放下,正是我们要修习的。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念正,行则正;行正,果则正。人生不就是由一念一念相续而成的吗?若念念皆正,一生的生命就庄严、

3、舒展和真实。做人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体悟,只是文字上的解读,那不是真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有这样一念,就障住了继续前进的道路。学习圣贤文化,最容易产生的障碍就是文字障。如果解读文字就可以通达圣贤之道的话,太多的人可以位列圣贤了。看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收获,要看他的生命状态是否焕然一新,与读多少书无关,与学多长时间也无关。尹延磊陈九川录读后感| 正文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读后感 |阳明先生指导学生,可谓是循循善诱、细致入微。他特别提到在劝人为善的时候,应该遵循导之以

4、正,激扬其高远的原则,以鼓励和激扬为主,以批评指责为辅。与朋友一起讨论学问的时候,也应当春风化雨、宽以待人,而非居高临下、疾风暴雨。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但是引人入善殊为不易,故而我们时而婉曲,时而直白,都是为了让朋友真正走向光明!郁章义陈九川录读后感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

5、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心灵深处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处,这即是我们的得力处。事上磨炼,事是镜子,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还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去磨事。就如扫地,有人扫一辈子地一无所获,有人扫成得道高人,差别就在于此。葛城福致良知读后感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

6、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

7、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涛陈九川录读后感阳明先生说过,乐是心之本体。良知清澈,无私欲障碍,便无烦恼痛苦。那么,为什么有很多自认为是好人的人,却在生活中感到很

8、痛苦呢?答案在于所谓的好人还不够好,内心还有很多的伪和贪,自欺欺人,人格分裂,他只是扮演了一个好人而已。故而,阳明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一个人遇到苦难,遇到刁难,遇到不堪,却无入而不自得,这便是圣贤的境界。唯有圣贤,才能在家不怨,在邦不怨,乐在心田。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是选择。不知道如何选择,只因不明。万般烦恼皆因看不清。心不明则眼不亮!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德;有怎样的德,就有怎样的事业。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心灵深处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处,这即是我们的得力处。事上磨炼,事是镜子,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还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去磨事。就如扫地,有人扫一辈子地一无所

9、获,有人扫成得道高人,差别就在于此。不必为良知还未知的情况而去纠结,感觉断了时继续补上就是,纠结只会耽误时间扰乱心志。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一篇悔与改的,正是如此,有悔的时间不如用在改上。不管是学习致良知还是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理论用在实际上,学习无处不在,只有用得上才是真知真学,脱了实际所学只会是一场空。想做却不会做、没时间做、没机会做、做不好等等,都是给自己的惰性和不上进找借口。学习的路上,将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刚开始时的那种激情。我相信初心即是终点,共勉!孙晓明陈九川录读后感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体验,就是陷入自己的思虑中津津有味而不能自拔,或者是贪污丛生,或者是杂思邪念,萦绕脑中,难以割舍。对于这类妄念,该如何克去? 经历过的人就知道,这并非一件容易事,能管住自己的念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面对弟子的请教,阳明先生说,你只是好好用上致良知的功夫,功夫久了,自然就养成了浩然正气。正气增多,邪气自然消退,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到了能够轻易战胜妄念的时候,就迈上了贤者的台阶了。由此可见,致良知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地为善去恶。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一开始可能见不到明显的成效,坚持做下去,黑暗褪去,光明现前。王海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