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891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生,课堂的活力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呼吸。这就充分体现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精髓,也就是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出发点、归属点和全过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的主要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在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确保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价值熏染与引导的同时,突出更广泛视野之中的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即充分注重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

2、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这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学习,培养能力,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善待每一个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 ”对学生而言,他们渴望父母的重视,更渴望能得到教师的认同、欣赏和喜爱。因此,教师要懂得善待学生,学会善待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2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在备课的时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多鼓励和赞扬基础差的学生,学生说对一点点,就得夸大其优点,只要他们比以前努力了,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尽管有时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回答问题,也不对他们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而是注意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寄予期待和厚望。老师的赞许、欣赏能赋予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不断体验中成功,由成功走向再成功。学生的智慧之门自然开启。

4、 二、让教材走向学生 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把教材当成了传授知识的唯一载体和手段,教材中有什么就讲什么,就让学生记什么。一切以教材为根本出发点和依据。而学生就成为知识的容器。不管此知识是否对学生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总是被动接受。试问这样的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吗? 笔者认为,应该树立“材料式”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而非教学的全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科学适当地增减教材、调整编3排顺序,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周围蕴藏着的丰富的社会、人文等课程资源,使教材与生活相联系

5、,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空间,以达到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熏陶情感的目的,让教材走向学生。 例如在讲授姓名权和名誉权时,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起绰号、不诚信等现象代替书本的事例组织教学,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了许多见解,还不时自我反省。由学生的生活入手,既走近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老师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

6、到的现实,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讲的话题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或是自己熟悉的人,老师要解决的也是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他们的视野广阔,思想开放,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说教型的、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已经不适合4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基于新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我们教师也要适时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读自悟的时间

7、,有品味美感、自由想象的时间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 “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究、辩论、热点评述、今日说法、新闻播报等实践活动的形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当“小先生” ,学生能做的我基本不做,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基本不教,学生能说的我基本不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如利用每节课上课前五分钟,在学生中开展“时事评论员”活

8、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读报、讲新闻、说感想,教师及时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评述。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这样获得的知识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因此,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这节内容时,我没有象以往那样,利用很多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去分析、说明教材的观点,而是给学生留了一道实践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问题是这样的:现在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我们同学都从原来的农村搬到镇上的小区生活,假如现在你们家房子已经装修好了,但是5里面还缺少一些生活所必需的物品,现在你的父母给你一万元进行消费,让你自己做主,布置一下自己的新家,你会如何选择呢?学生热情

9、很高,利用星期天到各大商场调查各类商品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最后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在正式上课时每个同学都拿出了一份自己的购物清单,从这一份份的清单上,可以看出同学们的不同消费观念。于是我选择了其中的两份投影出来让同学结合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中的感受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费并加以修改。最后,1 万元还有剩余,于是我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余钱。同学们兴致高昂,各执己见,有的同学说,可以作一次短暂的旅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我们的情操,有的同学认为可以购买一些有益的书籍,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还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把这些余钱捐给希望工程或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同样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总之,这堂课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凡是涉及本堂课的知识,没有一个同学做错过,这充分说明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秉承着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给自己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断添加爱和鼓舞的催化剂,不断与时俱进,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无锡教育,2010,5 、6 期。 2、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育研究,62002.7。 3、2003 年 7 月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