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fwsir推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8804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fwsir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fwsir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fwsir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fwsir推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1000字钰一钧首先,这的确是一本鸡汤。从小到大,其实我相信很多人已经读过无数本鸡汤了,就比如我。然后在工作到现在,我基本已经不再愿意读所谓的鸡汤以及成功学了。大道理谁都懂,真做起事情来,常常不过是凡事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作为一个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成年人,每天最精华的时段都在为了生活做着除了生存外,不一定有其他价值的工作,努力之余,看看自己的快要退休的领导及同事,想想那也许就是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工作状态,朝九晚五,一年到头盼着几个人挤人的假期,拿一份死工资,过着平淡是福的生活,不禁会感到一种绝望。想要改变,却发现周围壁垒重重,不是想要改变就可以改变的。

2、直到一次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了007,知道了一个叫李笑来的人,用我早已遗忘在时光中的鸡汤,或者说大道理,或者说成功学,更加清晰明了地洗涤了我的大脑。我记起有一年看过一篇报道,1964年,格拉那达电视公司只做了一个很特别的纪录片,他们拍摄了一群七岁的英国小孩,每隔七年拍摄一次,每次拍摄持续七天,这样的拍摄一直持续到他们56岁,浓缩了十四个孩子最有变化的一段人生。来自上流社会的三兄弟在私立学校读书,他们有着规律的作息,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然后成为社会精英。来自工人阶级三姐妹,在伦敦上学,生活自由烂漫,课余常常讨论的是喜欢的男孩,以后要生几个孩子等等。穷人

3、区贫民窟的三个孩子,则更多考虑的是找到生父、打工或者不要挨打等基本生存的问题。在阶级界限分明的英国,原生家庭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脉的引导及支持的差异,从纪录片的一开始,就让人一目了然。如果说一开始的他们,大都是一样的天真稚嫩,但随着他们的成长,阶级所带来的差异就越来越明显,最终,上层阶级的三个孩子,过着如他们的父母一般优渥的上层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中下层的孩子们,大都早早地进入社会,经历诸如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事件,直到故事的结尾,仍然在中下层苦苦徘徊挣扎着生活。纪录片的结尾,这14个孩子中,只有1个孩子成功打破了阶层的壁垒,他从一名来自乡村的羞涩少年一步步,利用知识的力量充实自己,

4、考进牛津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这个纪录片在中国曾有一段时间非常的火,有人说纪录片表达的是英国阶层的固化,有的人说这就是人生。知乎上有着各种分析及反思,但有一点是大部分人都认同的,这是中国一句老话:知识改变命运。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其核心内涵也是,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出生,也许原生家庭各有各的差异和烦恼,社会更是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它遵循的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以我们首先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索性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我们愿意,绝大部分知识我们都可以比较便利的学习。时间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它就给多少回报。利用知识强大自己,在丛林中,生存发展,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学习有效的知识,践行。这就是人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改变,始于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