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754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5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201904301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文通题现代高科技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怎样一种装置?究竟能探索宇宙有多远?它会给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带来哪些变化?读了下面两篇文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那么,他们造出来

2、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

3、射电望远镜。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口径100米的射电望远镜,有德国波恩附近的埃费尔斯贝格射电望远镜,以及美国格林班克射电望远镜。而“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抢到了老大之位。还能不能制造更大的锅盖呢?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

4、很难了。不过办法是有的,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分布在辽阔的地理空间,收到信号综合分析,就相当于一个超大望远镜了。比如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它的观测能力将是神级的。中国是SKA的首创国之一。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分布在从非洲到大洋洲的辽阔空间,而美国的阿雷西沃望远镜,和中国的“天眼”,都造在偏远的山窝里喀斯特地形的洼坑中。这有什么讲究?据专家说,好处不止一个。位置偏远,意味着受其他无线电信号的干扰最小;洼坑地形,是建造大锅盖的理想之地;喀斯特地形,即溶岩地形,排水畅通。建造“中国天眼”之前搜寻选址,找了300多个洼坑,南仁东拄着拐杖,亲自考察了平塘县的几十

5、个候选台址。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地形最理想,获得最高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尽管反射面板才1毫米厚,也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他说,“中国天眼”有很多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都由国内顶级企业建造完成”。组成射电望远镜“镜面”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有两部分,铝合金背架、反射面面板。这个铝合金背架,是萧山企业东南网架制造拼装的。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用掉的钢材有1万多吨。美国阿雷西沃望远镜的馈源平台,1000多吨重,几乎固定在半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馈源

6、的定位,却缩小了观测角度。王启明说:“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至少会达到几千吨。这样重的大家伙挂在空中,成本相当大了。”他说,“中国天眼”用了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方案,馈源舱只有30吨重。(选自都市快报2017年9月23日,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是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大部分是“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学生。B.随着卡尔央斯基和格罗特伯雷这两个天才小伙子的发现和发明,由光学望远镜进阶到射电望远镜,世界天文学向前迈进一大步,由此步入现代天文学。C.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这种

7、追求使得抛物线天线直径从最初的9.45米到后来的305米口径再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望远镜的灵敏度也由此实现了大幅提升。D.“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已经到了单口径的极限,如果还想增加望远镜的探测力,就需要使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就是运用了这个构思。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早年的电视,屏幕上有时会出现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这是因为电视机没有收到外界信号。B.无论是射电望远镜还是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选址尤为重要,当初南仁东为了给“中国天眼”寻找理想地,亲自考察了多个候选台址才得以最终确定。C.美国阿雷西

8、沃望远镜1000多吨重的馈源平台几乎固定在半空,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会是阿雷西沃的好几倍。D.FAST“镜面”有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由铝合金背架和反射面面板这两个部分组成。3.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为“中国天眼”拟一条百科词条。不超过80个字(包括标点符号)。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中国天眼神秘宇宙,浩瀚星空。地外文明的壮阔和玄妙,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的奇妙遐想。人们观测天象,起初是用肉眼,继而借助光学望远镜随着科技的发展,射电天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脱颖而出。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比如:二

9、十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射电望远镜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都会毫无例外地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树立一个里程碑。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盘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利用索网结构。国家天文台天眼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探听地球之外的音讯,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关。简

10、单来说,眼睛越大,看得越远。尤其特殊的是,这只天眼并非“死眼”,它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更大天区的天体,同时,馈源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如同人类转动自己的眼珠,调整视线的指向,遥远的太空对它来说将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从2016年9月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这

11、个庞然大物开始睁开“慧眼”,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沃305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天眼”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天眼可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率提高100倍。其应用价值可以是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为国家安全服务;提供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地面观测;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

12、空天气预报。今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中国天眼团组利用位于贵州师范大学的早期科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并进行后随观测认证,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6颗脉冲星。其中2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约1.6万光年,另外4颗还有待测量。(取材于陈芳、丹长江等人的相关文章)4.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的启用是射电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成为我国首次发现

13、脉冲星的天文望远镜。B.中国天眼依靠索网结构和馈源舱可随天体移动调整视线的指向,可以看到遥远的太空的任何地方。C.中国天眼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其灵敏度、综合性能和探测范围等都位居世界一流。D.中国天眼启用一周年,已经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而且部分脉冲星已经得到系统认证。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的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称为天文学的四大发现。B.地球文明相对于漫长的地球生命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而人类摆脱束缚对广袤无垠的太空进行探索,这还只是科学构想。C.中国天眼方圆5公里成为“静默”区,这便于它尽可能

14、减少无关信号的干扰,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D.中国天眼可使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它能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6.中国天眼被视作中国射电望远镜的又一长足进步,请概括“进步”的具体表现。答:答案精析1.CA项原文是“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B项原文是“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D项过于绝对,原文是“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2.A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是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3.“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4.B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并不意味着能看到任何地方。5.CA项是射电望远镜实现的。B项构想已随天眼的启用而渐成现实。D项原文是“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6.观测范围更广,观测角度更灵活。信号捕捉更深远,探测对象更高端。测控能力得到提升。应用价值更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