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852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转变“问题观” ,大力强化问题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你有问题吗?在质疑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我们几乎习惯了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 ,用教师的“问”剥夺了学生的“问” ,我们的学校只教“学答” ,而不教“学问”

2、,我们的考试内容,也用“答”代替了“问” ,教育不引发学生“问”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对具体解题方法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言之,就是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这一教学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忙于应付各类问题的解答,他们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在重“答”轻“问”的教学中消失贻尽。 针对这一点,教师不仅要“释义” 、 “解惑” ,面具要启思、设疑,引而博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看手。 1、教学内容“生命”化,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有“ 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学生的

3、思维特点是以形式思维为主,它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式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会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2、教学过程“开放”化,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放 ”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一些能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交流的情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让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提高,而不是在老师指定的轨道上,你问我答,一步步完成预定目标。使学生 “奇”中问,针对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进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露秘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根与系数关系”时,老师非常自信

4、地对学生说:“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x+m=0 的一个根,老师马上能说出另一个根及 m 的值”,结果学生一个个报数,教师回答,学生验证,一个个都对了,可真神,这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有什么规律?从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去探究知识规律。二、你问问题了吗?在释疑中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要提供学生“问”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正如3陶行知先生所言“解放学生的嘴” ,让学生自由地说,大胆地问,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在教

5、学中,我们应常常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就说出来,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人会笑话的。 ”我们要能蹲下来看孩子,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无从解疑的窘境,允许他们发问,不管是已众所周知的或是突发奇想的,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敢为的内在动力。 三、你发现新问题了吗?在寻疑中从向内收缩到向外扩张 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有质量的。我们学生的思维常受局限这是为何呢?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自己是否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我们所提的问题是否太直接太简单,思维层次有多高?曾有人说过,如果

6、你所提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回答,那么这个问题不问也罢!再者你是否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害怕学生发现自己的“无知” ,于是逃避问题,以事实而非的回答遏止了学生的创新。 针对这一点,首先应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是给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和答案,而是经常启发学生改造、重组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问,不断的否定和超越自己。 4我们应让学生带着“?”走进教室,又带着新的 ”?”走出教室。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自问:我有问题吗?我提问题了吗?我发现新问题了吗?当然这决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便可完成,它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它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需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让学生永远充满“?”的同时,也让我们自己也永远充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