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438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19.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 西方的殖民掠夺B. 东西方的借鉴学习C. 正常的文化交流D. 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答案】A【解析】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出现。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欧洲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了商业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所以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开采的83%的贵重金属为西班牙所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引发了”商业革命”B. 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 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D. 使西班牙发展为大西洋沿岸贸易枢纽之一【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大量金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引发“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A排除;当时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阶级地位下降,遭到打击,故B项正确。西班牙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并没用于发展

3、本国资本主义,故C排除;D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价格革命”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因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棉是棉纺织业的原材料,大量输入说明用量增多。结合图中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使得原棉需求量增加,故C正确;英国纺

4、织工人数量增加与原棉大量输入没有因果关系,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是手工纺纱,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再仔细分析材料数据,结合所学知识从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使得原棉需求量增加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4.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是A. 资本主义制度B. 坚船利炮C. 物美价廉的商品D. 新式机器【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使得产品物美价廉,就凭借物美价廉的商品,推动了各地的经济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选C;工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制度就建立了,故A不符合

5、题意;坚船利炮是加强各地联系的辅助手段,故排除B;新式机器的使用和推广是工业革命开展的表现,而不是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5.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 贩卖黑奴B. 拓展殖民地市场C. 传播基督教思想D. 输出机器【答案】B【解析】略6.1849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已实行近两百年的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A. 开始争夺海上霸权B. 正式成为工业国家C. 进入资本输出阶段D. 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

6、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51年英国制定航海条例目的是打击荷兰,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因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奉行自由贸易政策,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工业革命,排除;C项错误,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故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7.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方面,德国取得的

7、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材料说明了A. 英法成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领先的原因C. 德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D.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枝独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领先,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的科技成果很多,这是德国领先的原因,故答案为B项。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英法成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德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实力进行比较,不能说明德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故C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德国并不是一枝独秀,材料也无法体现这一点,故D排除。8.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

8、场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有世界贸易额急剧增长“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国际分工明显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A. B. C. D. 【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技术有了更大的飞跃,而且使得交通和通讯工具迅速发展,所以世界贸易额得到急剧增长,而且这一过程中“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国际分工更为明显,而且资本主义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潮流,故选D;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就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故排除含有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

9、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这一题只要确定不符合题意就可以了。9.下列材料简表,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明显特征是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美国46.2%75.5%1700万德国40.6%70%600余万日本84%50%近30

10、0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A. 来势猛烈B. 破坏性极大C. 持续时间长D. 波及范围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很多,这说明经济危机破坏性极大,故B正确;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来势猛烈,故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持续时间长的信息,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而是强调破坏性极大,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破坏性大的角度入手

11、,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 保障工人权利B. 整顿财政金融C. 调整农业结构D. 兴办公共工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这样的措施正符合题中评价“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 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所以A项正确;而B、C、D选项 措施体现了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罗斯福

12、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1.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 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B. 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D. 全国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主义,运用新理论,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是新的表现;CD说法错误。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12. 威廉洛克腾堡说“19331938年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这一剧变( )A. 改变了美国三

13、权分立的体制B. 彻底消除了自由主义的政策C. 使美国彻底消灭了经济危机D. 影响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正确;A B C三项本身不正确,排除。故选D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3.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A.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B. 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

14、建立国营经济C. 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D.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A项是本质特点,随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有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中均或多或少地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只占小部分比率,故B项不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私有制的发展,故D项的表述也是错误的。14.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持续增长B. 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C.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新经济”

15、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持续增长是新经济的一个特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在新经济时代垄断资本是依然占据支配地位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新经济”并没有消除贫困和竞争,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5.下面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 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利益的失衡B. 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经济地位C. 美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D. 北美自由贸易区实现了优势互补【答案】A【解析】【详解】这幅漫画中,美国在叫好,说明它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获益者:而加拿大工人失业、墨西哥农民失业,说明他们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受害者,这揭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利益的失衡,所以A项正确;加拿大不是发展中国家,故B排除;漫画信息并不能体现美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故C排除;漫画主旨是反映利益的失衡,而不是优势互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