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8438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比例尺等高线(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图,第一部分 地球地图,地图基础知识,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1、概念: 2、公式:,一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若从图中量得北京到点A距离为4cm,则二者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1. 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2.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1:30000000 B、1

2、:3000000 C、1:300000 D、1:30000,100,A,3、在一幅6月22日光照图上,有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太阳在同一时刻位于甲、乙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图上的球面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2400000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六十万分之一,D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D,4. 在南美洲地图上,量得厄瓜多尔首都基多(780W,00)到巴西亚马孙河口(490W,00)的图上距离为6.44厘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 A、1:30000000 B、1:

3、50000000 C、1:20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千米,B,5、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1 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 。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 米 C、80厘米 D、10厘米,B,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A 、分子相同: B 、分母相同: C 、分子、分母不相同:,分子大,则比例尺大;,转化成上述情况之一,再比较。,分母大,则比例尺小;,探究点:比例尺的应用,2、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和图幅的关系,(1) 表示相同内容的地图(实地范围一样),比例尺越大,图幅就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就越小,内容越

4、简略。,(2)如果图幅一样,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就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A,图B,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能力提升,7、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D,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越。,小,详细,大,简略,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内容越;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内容越。,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

5、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小结,大,详细,小,简略,小,大,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3.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所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6、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8、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D,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5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6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A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 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 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4

7、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二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指向标箭头指示南北方向,极地陆地为南极,极地为海洋为北极,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减小方向为西 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减小方向为东,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图例: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三、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图 例,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镇,洲界,国界,未定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地区界,铁路,公路,长城,运河,河流,湖泊,时令河,湖,水库,渠道,等高线,山峰,关隘,沙漠,沼泽,在地图上填绘

8、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等高线及其判读,重难点,陡崖的判读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山,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等高线的定义,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山,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3、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谷,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

9、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上对应的地形名称,250,等高线地形图,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1)示坡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丘陵地形;,山地地形;,高原地形,平原地形;,等高线图,特点,一般是光滑曲线,线上数值大小相等,数值间隔相等(一个等值距或零),同一幅图上两条线一般不会

10、相交(陡崖除外),一般不会在图中中断,大多是闭合的,判读,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等高线与河流流向:,切线法,口诀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口诀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0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海平面),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凸高方向为河流集水区域,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实战演练,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2.等高线图的判读,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

11、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 A _ B ; C _ D ; E_ F 。,山脊,山顶,盆地,陡崖,冲积扇,鞍部,2图中乙地最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是 A地层下陷 B泥石流 C洪水 D滑坡,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鞍部,南北,(04江苏) 1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D,(08广东)14.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

12、的是( ) A. B. C. D. ,A,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两点均在等高线上 两点不在等高线上,1、公式法(n-1) 等高距 h(n+1)等高距 2、十字交叉法,下图是“ 某地 的等高 线地形 图”, 读图 回答,1.甲和丙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 A60米 B70米 C80米 D90米,B,(07四川)15.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C,

13、C,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口诀: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00,100,300,400,400,300,例: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3题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 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 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 的海拔高度为( ) A200P300,300P400 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B,B,A,500米,600米,200米,300米,相对高度:

14、200米,400米,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6、陡崖高度的计算,断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高值为a,最低值为b,等高距为h。则:,.有关断崖高度计算的计算方法,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 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n1)h相对高度(n+1)h,(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mH300m B100mH200m C200mH300m D100mH300m,A,(2)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07江苏)13.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 (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C,A,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坡度=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