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68294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6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53 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0201K) 一、专业介绍一、专业介绍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建立于 1946 年,1986 年成为山东省省属院校 12 个重点专业之一, 2002 年获批设立 7 年制,2006 年获批招收学历教育留学生,2008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 特色专业,2012 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5 年获批招收“53”一体化临床 医学专业。现为本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博士后流动站 2 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 21 个,专业学位类型 2 种。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国家

2、级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2 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1 个。省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19 个。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28 名,其中教授 50 名,副教授 49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5 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 名,省级教学名师 1 名。兼职教 授 508 名,副教授 992 名。临床医学专业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拥有临床技能实验室(培训中心)8 个,11 所临床医学院和 4 所教 学医院,供临床医学专业学

3、生实习床位达 16000 张。 临床医学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近 3 万名合格毕业生,主要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工作地点以山东为中心,辐射全国。本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突出临床 基本能力的培养,成果显著。本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 有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培养目标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 有较强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运用科学知

4、 识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有较强创新精 神,有较强发展潜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医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 士水平的,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 新精神的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哲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受到临床基 本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实践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 质的培养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医学职业道德。 2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数理统计、化

5、学及计算机应用 的基本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竞争和合作能力。 3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基本的药理知识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4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 断与治疗原则等。具备一般临床急危重症的诊断、急救和处理能力。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 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病与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了解临床医学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 际,独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研究医学问题,能够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7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与病

6、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 学习能力。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四、课程设置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核心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验、临床技能学、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 专业实习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科实习 48 周,主要为内科 16 周(含社区实践 1 周) ,外科 16 周,妇产科学 8 周,儿科学 8 周。通过通科实习,使学生熟悉临床工作环境, 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阶段为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阶段,时间为 3 年,按照

7、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与要求进行培养。 4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前 5 年) 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类别类别类型类型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占总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 % 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632+1 周3615.7% 专业基础课132069.530.2% 专业核心课107654.523.7% 集中实践48 周4820.8% 必修课合计3028 学时+49 周20890.4%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学分 104.3% 实践/多元课开设 784 学时+4 周 修读学分

8、/开设学分 12/49 5.2% 选修课合计/修读学分 229.6%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230 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类别类型类型 学时学时 学时合计学时合计 学分学分 学分合计学分合计 必修模块必修模块 学时学时 选修模选修模 块学时块学时 必修模块必修模块 学分学分 选修模块选修模块 学分学分 实验实 践课 独立实验课(含体育)4723250414.5115.5 非独立课内实验28502859.509.5 集中实践(含军训 1 周和 社会实践 4 周) 224+49 周4 周224+53 周57.5158.5 实验实践课总计 981 学时 +49 周 32

9、学时 +4 周 1013 学时 +53 周 81.5 学 分,占总 学分 35.4% 2 学分 83.5 学分, 占总学分比 例 36.3%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学 分 学期安排(周) S112S234S356S478S5910 军事理论与训练11 周 社会实践1至少四周分散进行 专业实习 12525 周 专业实习 22121 周 社区实践11 周 毕业考试11 周 合计501 周4 周25 周23 周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见附件 1) 6.课程地图(见附件 2) 五、修读要求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 5+3 年,5 年合

10、格后方可进入后 3 年学习,两个阶段分别按照本科生和 研究生的规定进行培养。 2.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1)第一阶段:至少应修满第一阶段规定的总学分 230 学分,普通话水平考核达到二级 乙等,计算机操作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背诵、应用文写作达标后方可毕业。同时第一阶 段(前 5 年)毕业考试方式:临床技能考核+综合理论考试(二者均须达及格) 。并达到医学 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后,方可取得医学学士学位。 (2)第二阶段 1)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本专业学位类型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专业实践学分、 其他必修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发表符合学校规定的学术论文。 2)

1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 3)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 4)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5)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向青岛大学提出申请,经学位评定委 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见附件 3 七、修读指导建议七、修读指导建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与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是按照教育部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 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修订的,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医 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的临床医学高层次 专门人才。 2课程设置本培养

12、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 4 部分。 (1)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设置思政、 外语、军体、心理健康及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等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核心课程和普通 课程。核心课程设置 7 个模块,分别是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 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 实践与审美体验。 (2)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组成。 (3)多元/实践教育课程:多元/实践教育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程,由本专业选修课和其 他专业的专业课组成。 (4)集中实践课程:主要是专业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

13、化培训等。 3修读建议(第一阶段) (1) 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本专业修读大学英语级、级、级,修满 9 学分。 (2)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 4 学分,建议前 4 个学期每学期修读 1 学 分,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3)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思政、外语、军体、心理健康及职业教育、创 新创业等课程,为所有学生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 46 学分,必修 36 学分,选修 10 学分, 其中核心课程至少修读 6 学分。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14、、 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 7 个模块,学生至少修读 3 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 2 学分。建议临 床医学专业学生多选修人文社科类模块课程。 普通课程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全校选修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 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本专业的必需知识储备,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是否需要修读。 (4)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组成,是每位学生必修 的课程。 (5)多元/实践教育课程:本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 48 分的多元/实践教育课程,建 议学生至少修读 12 学分,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建议修读医学导论,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医 学课程学习,修读的其他课程建议以医学前

15、沿知识、对学科及专业基础进行补充和拓展的课 程,以优化本科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6)集中实践课程: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在各 附属医院集中进行通科实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习)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阶段学习必须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 (7)社会实践:每位学生在学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 应不少于 4 周。 附件1 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目标目标1 1目标目标2 2 目标目标3 3 目标目标4 4 目标目标5 5 目标目标6 6 目标目标7

16、 7 1军事理论与训练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7体育 8形势与政策 9大学英语 10心理健康教育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3医院感染管理学 14名师讲座 15医学物理学 16有机化学 17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18医学细胞生物学 19系统解剖学 20组织学与胚胎学 21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 22生理学 23医学机能实验学 24生物化学 25医学免疫学 26医学微生物学 27病原生物学实验 28医学伦理学 29病理学 30自然辩证法 31医学心理学 32病理生理学 33药理学 34局部解剖学 35人体寄生虫学 36中医学 37医学统计学 38临床流行病学 39外科学总论 40医学影像学 41诊断学 42核医学 43眼科学 44耳鼻喉-头颈外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