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68228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救灾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同时救灾工作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践行“”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我州的救灾工作使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一、近年来我州灾害的基本情况 1998年年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冰雪、风雹、干旱、病虫、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的袭击而且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大年间平均每年受灾280万人成灾185万人因灾死

2、亡35人农作物受灾25万公顷成灾15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5000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需救济人口25万人其中尤以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年的冰雪灾害最为严重但是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同时还抓紧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做到了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发生逃荒乞讨现象灾区社会稳定灾民生活安定 二、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管理救助体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分散相互间缺少沟通影响了救助的时效性农业、国土

3、、水利、交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与民政部门不统一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进行报灾、查灾、核灾在开展救灾工作时也是相互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政 (二)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上级投入不够以1998年为例:我州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州320万人受灾200万人成灾因灾死亡102人农作物受灾46万公顷因灾减产粮食42万吨倒塌农房4万多间需救济人口达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当年上级只安排救灾款1910万元仅恢复重建都不够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救灾工作分级负担的原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部分应急资金但主要还是依赖上级投入地方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额较小从全国情况

4、看地方依赖中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使灾民救济面大为缩小只限于重灾区的重灾户其次是五保户、优抚对象而且项目少、数额小 (三)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少从我州情况看目前只有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能够储备5000床棉被的仓库而且还不是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8县市也没有像样的储备库普遍都只有一个能够存放200500床棉被的临时性小型仓库而且储存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如有大的突发性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救灾物资短缺难以满足临时需求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只要遇见大的自然灾害都得临时向省厅申请调拨棉被和帐篷从而使救灾物资很难及时运往灾区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四)灾害数据核实困难灾情评估没有统一标准灾情统计数据

5、是救灾、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灾情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资金分配的准确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灾害评估系统灾情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依靠人工实地查看灾情数据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受灾的具体情况随意性很大因而有的地方为了多要钱存在多报、虚报、夸大灾情数据的状况 (五)救灾工作法规不健全直到目前全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法(草案)(修改稿1996年12月24日)救灾工作基本处于有政策规定缺乏法律保障的状态以致干部、群众对救灾工作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法律责任不清造成损失难以法律制裁如对使用救灾款中出现的偏亲向友挪用、占用、私分等问题往往按违纪处理不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了了之

6、致使这类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因无法律约束以种种借口拒绝承担救灾任务和义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积极防灾坚决抗灾大力救灾”是我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我们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有限自然灾害的损失不能避免因而在同灾害斗争中加强救灾工作尤为重要针对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救灾轻防灾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把主要力量都用在救灾工作上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对救灾工作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即使救灾工作做的很好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二)救灾体制僵化救灾工作还是依靠伸手向

7、上要钱单纯依赖国家拨款地方政府缺乏多方筹措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各地市都列支了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但列而不支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救灾工作方式老化救灾工作还是国家包办民政部门封闭管理还没有实现救灾救济工作社会化应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抗灾救灾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社区、个人灾害救助的整体效能共同参与到救灾救济工作中来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 (四)救灾工作管理落后救灾工作还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法制化建设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救灾业务完善救灾体系处理好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政策措施旧的救灾法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救灾工作的需要出台新的综合性救灾法规已迫在眉睫 (五)救灾

8、业务建设滞后这项工作还仅限于“发钱、发物”的简单劳动如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灾区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倒塌房屋重建的选址、规划使复建房屋远离林缘地带或低洼处避免火灾和洪涝的侵袭使减灾工作同时纳入到救灾工作中来 四、建设性意见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时有各种灾害发生我们必须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与灾害共存同灾害抗争既要防灾于未然又要救灾于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和有效办法努力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救灾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开拓性地开展救灾工作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和防灾减灾科技的普及是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利

9、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正确宣传我国的抗灾救灾和自然灾害情况、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人们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防灾减灾责任心增强自救和互救能力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民的减灾素质 (二)科学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在实际救灾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灾应急工作是否及时、有效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开展有效救援活动可以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只要制定了科学的救灾应急预案重大灾害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作出相应等级的响应政府和各部门各司其职救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出击目前州及8县市都相继出台了救灾应急预案今年我们还要求乡

10、镇出台预案但能否及时启动科学运用还要进行演习以便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加强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多数地区已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省市县三级联网这一网络的建立在近几年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基本实现了灾情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的电算化大大提高了灾情管理的准确程度和时效性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有得到普及与应用还应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在各级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实行救灾资源共享实现灾害管理信息化 (四)加大救灾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救灾工作水平随着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救灾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对救灾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基层救灾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多甚至不会应用为此必须加大力度培训救灾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接收服务网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援助这样可以多方筹措救灾资金减轻政府负担所以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建立经常性捐赠工作接收站点逐步完善社会互助体系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