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223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3 物质的溶解性(1) 一、预习导学:1溶解性是指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和 及 。2在一定 下、一定量的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二、课堂检测反馈:1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5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

3、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量有 。三、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2下列各操作中,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 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C继续向不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 D向该溶液中加入比其浓的溶液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 D溶液不达到饱和也能析出晶体4室温

4、下,向2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20时,在100 g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列,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选项ABCD加入食盐的质量g10203640所得溶液的质量g110120136136620时,将一瓶KNO3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得到甲溶液,将另一份溶液加热至60得到乙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 )A甲乙两份溶液都仍是饱和溶液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乙溶液的质量减少 D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7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8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铁离子 ;2个硝酸根离子 ;2个硫酸分子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9用“不变”、“增加”、“减少”填空。有一饱和KNO3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向其中加少量KNO3后,溶液的质量。(2)向其中加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

6、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区域(选填“”、“”、“”或“”);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11一木块漂浮于5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 (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的量 。(3)若保持温度仍为50,要使木块略上浮,可采用的方法是 。1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某乙醇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3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cm3),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多少?水多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