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212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库车县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相同的是( )A. 总星系和河外星系B. 河外星系和银河系C. 银河系和太阳系D. 地月系和太阳系【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详解】总星系比河外星系级别高,故A不符合题意;河外星系和银河系都属于比总星系低一个级别的星系,级别相同,故B正确;太阳系比银河系级别低,故C不符合题意地月系比太阳系级别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它七大行星具有相同的( )A. 自转周期B

2、. 大气成分C. 公转方向D. 表面温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八大行星自转周期:水星58.65天,金星243.01天,火星1.026天,木星0.41天,土星0.426天,天王星0.646天,海王星0.658天,地球的自转周期是0.9973天,七大行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主要以氮和氧为主,其他行星都缺乏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轨道近似圆形,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C正确。八大行星表面温度:水星最高427C,最低-173C;金星最高480C;火星最

3、高-12C,最低-76C;木星温度-148C;天王星表面温度约为-180C;海王星表面温度约为-C214;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5C,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与其他七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解答问题时,需要对八大行星物理特征和运动特征要有比较熟悉,当然不需要精确的记住具体的数字,可以记住主要的内容,比如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特征,具有相同的近圆形,同向性,共面性,不同的质量和体积,大气成分和表面温度。3.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A. 光球层和色球层B. 色球层和日冕层C. 光球层和日冕

4、层D. 日冕层和色球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黑子发生于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 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即将移动的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动B. 北半球,向南移动C. 南半球,向北移动D. 南半球,向南移动5. 当地球公转经过D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 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 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 我国长江水量达一年最高值【答案】4. B 5. 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4题详解】根据图中地球的位置可以判断,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

5、归线,太阳直射点即将向南移动。故选B。【5题详解】根据图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经过D处时,我国为冬季,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为秋季,A错;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B对;我国华北平原春小麦播种季节为每年的春季,C错;我国长江水量达一年最高值为夏季,D错误。故选B。6.岩石圈范围包括()A. 地壳B. 地壳和地幔C.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 地幔和地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考点:岩石圈。点评:概念题,比较基础。7.地球自转产生了( )A. 昼夜交替现象B. 昼夜现象C. 昼夜长短变化D. 极昼极夜现象【答案】A【解析

6、】【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详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A正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表面,被太阳照亮的一半就是白昼,没有照亮的一半就是黑夜即使地球不自转也会产生昼夜现象,B错误;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C错误;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形成66.5的夹角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倾斜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这就造成了地球南北两极地区在全天24小时之内总是被太阳照射或照射不到,从而形成了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A。8.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44分,该地的经度是()A. 114EB. 120EC. 126ED.

7、 109E【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方时。【详解】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说明所求地区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4分钟,在120E以西11处,为109E。故选D。9.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A. 南极和北极B. 南北极圈C. 南北回归线D. 赤道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理解、辨别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区别。地球上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为0,即最小;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加,至南、北极圈变化幅度达24小时,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0.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

8、,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的昼夜温差小于陆地;晴天白天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晚上少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阴天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故选B项。1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B. 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C. 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D. 乙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详解】乙地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上升气流在高空凝聚形成高压。甲地空气冷却下沉,高空形成低压。故选B。12.下面四幅俯视图

9、中,表示6月22日南半球的是(阴影代表夜半球)(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可以判断AC为南半球,BD为北半球。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内为极夜,北极圈内为极昼。所以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3.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海洋的比热容大;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形成低压区,海洋相对冷形成高气压区,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陆地形成高气压区,海洋相对温暖形成低气压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选D正确。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与等压线垂直),完

10、成下列各题。14. 图中代表风向的( )A. B. C. D. 15. 如果不考虑摩擦力影响,下列关予M、N两地风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地风力大于N地B. M地风力小于N地C. M地风力等于N地D. M地、N地风力大小无法比较【答案】14. B 15. B【解析】本题考查风。【14题详解】已知图中与等压线垂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一定角度,斜穿等压线,且与等压线呈一夹角,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为。故选B。【15题详解】图示N处等压线较密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判断风力较大。故选B。16.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A. B. C. D.

1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向。【详解】风向应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故A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故选A。17.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判别。【详解】第一幅图显示该气候类型特点: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且最冷月气温

12、在零度以上,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由此可知选项B正确。第二幅图表示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第三幅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第四幅图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并且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18. 北京时间2009年8月7日23时,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沿海登陆,能反映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台风为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19.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

13、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图;B图冷气团进攻,判断为冷锋图。C图为地形图的形成,D图为对流雨。20.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 过境后天气晴好B. 过境时,气压升高C. 冷空气在锋面以上D. 降水多发生在锋后【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详解】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过境前、后天气晴好、冷空气在锋面以下;冷锋过境后会:气温下降、气压先降后升,锋后会下雨;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降水出现在锋前。根据题意,故选A。21.城市上空雾比郊区多是因为( )A. 市区风速大B. 市区水汽多C. 市区二氧化碳多D. 市区尘埃多【答案】D

14、【解析】【详解】城市中由于工业、交通、家庭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这些固体杂质在成云致雨的过程中起到了凝结核的作用,故容易形成雾。风速大不易形成雾,A错误。城市和郊区相比,郊区的环境污染较轻,绿化较好,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好,所以水汽较多的应该是郊区,B错误;雾是液体应该和二氧化碳和氧气没有关系,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应结合城市化的影响和雾的形成的基本原理,采用排除法分析更简单。22. 下列物质运动过程,能量主要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为 ( )A. 大气环流B. 水循环C. 大洋环流D. 地壳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故地壳运动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能。23.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因酸雨导致温室效应,使城市变暖B. 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大量消耗能源,释放的废热多C. 气流上升,空气增温D. 城市水域面积小,但空气湿度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详解】酸雨不会导致温室效应,A错误。与郊区相比,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大量消耗能源,释放的废热多,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