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003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第2讲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20190809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工程1(2018洛阳三模)紫草为常用中药材,其主要成分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属于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消炎等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的紫草宁,该技术的原理是_。为大量获得紫草宁,需要将紫草细胞培养至_阶段,原因是_。(2)营养因子对紫草的组织培养有很大影响,实验表明:葡萄糖和蔗糖可明显促进紫草宁的产生。它们的最适浓度均为6%,但葡萄糖优于蔗糖,推测原因可能是_。(3)紫草怕涝,而垂柳、紫穗槐等是最耐涝的植物。为了获得可生产紫草宁的耐涝紫草,有些科学家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_。从个体水平上,写出一个鉴定转基因耐涝紫草新品种是否培育成功的简

2、单方案:_。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为大量获得紫草宁,需要将紫草细胞培养至愈伤组织阶段,因为此阶段的细胞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分生能力,产生的细胞产物较多。(2)由于葡萄糖为单糖,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因此葡萄糖比蔗糖更明显促进紫草宁的产生。(3)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新型植物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要鉴定新品种是否培育成功,可将转基因后的紫草用过量的清水浇灌一段时间,若能正常生长,说明转基因耐涝紫草新品种培育成功,否则不成功。答案:(1)植物细胞全能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分生能力,产生的细胞产物较多(2)葡萄糖为单糖,更容易

3、被植物吸收(3)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将转基因后的紫草用过量的清水浇灌一段时间,若能正常生长,说明转基因紫草新品种培育成功,否则不成功2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2)可通过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最可能是_细胞,代表的细胞具有_的特点。(4)在抗虫棉

4、培育过程中,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则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过程采用的技术是_。(5)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_。(6)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则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食物安全伦理道德问题A BC D解析:(1)过程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过程是重组质粒导入动物受体细胞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有启动子;在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这种方法可以培育

5、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3)从图中看,最可能是浆细胞,是导入prG的重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4)愈伤组织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全能性高。过程是由棉花细胞发育为抗虫棉的过程,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6)花粉中若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通过昆虫的采集,沿食物链传递,最后可能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引发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等安全性问题,与伦理道德问题无关。答案:(1)限制酶、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法(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3)浆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全能性高植物组织培养(5)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片,观察害虫

6、的存活情况,以确定该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性状(6)A3(2018衡水模拟)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一个是注射疫苗,另一个就是注射抗体。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疫苗于2017年10月在我国研制成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作为EV的疫苗需要具备的条件是_ _。(2)若用小鼠生产EV的单克隆抗体,需先对小鼠注射抗原,目的是能从小鼠体内获得_细胞,然后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融合细胞进行_次筛选,最终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方法有_,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应

7、用的技术手段包括_ _。解析:(1)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作为EV的疫苗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既能让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同时又没有致病性。(2)若用小鼠生产EV的单克隆抗体,需先对小鼠注射抗原,目的是能从小鼠体内获得产生EV抗体的B淋巴细胞,然后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融合细胞进行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最终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动物

8、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答案:(1)既能让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同时又没有致病性(2)产生EV抗体的B淋巴杂交瘤2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3)物理法和化学法灭活的病毒(4)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4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容器A中放置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_,易于培养。培养时先要剪碎,然后用_分散细胞,制成B瓶中的细胞悬液。细胞悬液转入C瓶中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2)在D瓶中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绝大部分死亡,只有极少数细

9、胞存活,这是因为存活的细胞发生_,可无限增殖。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传代_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_核型。(3)B、C、D瓶中的培养基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添加一定量的_。还需要提供O2和CO2等气体环境,CO2的作用主要是_。(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可知,培养_细胞一定需要添加血清。解析:(1)培养动物细胞一般选择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分裂能力强,易于培养。(2)细胞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绝大部分正常死亡,极少数细胞存活,这是因为存活的细胞发生了突变,可无限增殖。(3)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可抑制杂菌繁殖。(4)分析曲线图可知,是否添加血清对于癌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而对于正常细胞的增殖影响很大,故培养正常细胞一定需要添加血清。答案:(1)分裂能力强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原代培养(2)突变10二倍体(3)抗生素维持培养液的pH(4)正常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