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7995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修钳工培训教材剖析(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井子矿业 选矿二厂 机修钳工培训教材,独家赞助,第一部分:机械基础 第二部分:钳工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量具使用方法 第四部分:机械识图、制图基础,3,第一讲:机械基础,第一章:金属特性 第二章:金属的加工 第三章:零部件 第四章:运动部件 第五章:传动机构 第六章:轴和轮系,1.金属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 2.钢材料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3.铸铁分为:灰铸铁(片状),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团絮状),蠕墨铸铁,合金铸铁。 4.钢的热处理:将钢的固体状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一不同的方式冷却,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原理:同素异构

2、体的相互转化。 5.常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6.非金属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7,选材原则: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第一章:金属特性,5,1.铸铁的特点:a,优点:适应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工艺简单,机械化。 b,缺点:内部存在气孔,夹渣,裂纹,内部组织的均匀性,致密性差,晶粒比较粗大等。 2.砂型铸造工艺工序:a,制作模样及型箱 b,配置型砂、芯砂 c,造型、造芯及合箱 d,融化与浇注 e,铸件的清理与检查等。 3.常用特种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4金属的锻造性能特点:塑性好,变形抗力小,金属的锻造性能就好。 5自由锻

3、造特点:适用性强,用料多,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修整工序。 6.模锻主要有:锤上模锻,胎模锻造以及其他。 7.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被焊金属原子之间户型溶解与扩散,实现永久连接。 特点:节省材料,生产效率高,适用性高,接头性能好,劳动强度小。灵活方便等。 8.焊接方法: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第二章:金属的加工,6,1.零件:是指机器中不可拆的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构件: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刚性单元体。 部件:是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部件中的各零件之间不一定具有刚性连接。 机器:a,多个构件组成;b,机械运动;c,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

4、换。 机构: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 机械:机构和机器的统称。 2.机器组成:动力机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 3.机械传动分为:摩擦传动,啮合传动,推压传动。,第三章:零部件,7,1.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判别。 2.急回特性:从动件往复运动所需时间不等的性质称为 3.死点位置:连杆和曲柄在一条直线上 解决:惯性。 4.尖顶从动杆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5.螺纹分为:单线,双线,三线和多线。 6.在单螺旋机构中,螺杆与螺母间相对移动的距离计算:L=nPz; 7.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第四章:运动部件,8,1.带传动的传动比公式: i12

5、=n1/n2=w1/w2=D2/D1. 2.带传动的特点:a,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对机器有保护作用;结构简单、制造与维护方便、成本低。b,外廓尺寸较大,不紧凑;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较低、寿命短;常需要张紧装置。 3.齿轮传动的特点:a,能保证传动比恒定不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结构紧凑;效率高;工作可靠且寿命长。b,成本高;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不宜用于轴间距离较大的传动。 4直尺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模数,压力角。 5.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传动比大,传动平稳,有自锁作用,效率低。,第五章:传动机构,9,1.常用的轴:转轴,心轴。传动轴。 2.轴

6、承分为: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3.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周转轮系。,第六章:轴和轮系,10,第二讲:钳工基础知识,第一章:钳工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划线 第三章:锯割 第四章:攻螺纹 第五章:套螺纹 第六章:锉削 第七章:钻床 第八章:錾削 第九章:研磨 第十章:装配,第一章:钳工的基本操作,一、钳工的基本操作 钳工是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钳工的基本操作可分为: 1.辅助性操作 即划线,它是根据图样在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2.切削性操作 有錾削、锯削、锉削、攻螺纹、套螺纹。钻孔(扩孔、铰孔)、刮削和研磨等多种

7、操作。 3.装配性操作 即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按图样技术要求组装成机器的工艺过程。 4.维修性操作 即维修,对在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修理的操作。 二、钳工工作的范围及在机械制造与维修中的作用 1.普通钳工工作范围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毛坯,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的划线等; (2)单件零件的修配性加工; (3)零件装配时的钻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 (4)加工精密零件,如刮削或研磨机器、量具和工具的配合面、夹具与模具的精加工等。 (5)零件装配时的配合修整; (6)机器的组装、试车、调整和维修等。 2.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

8、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如前面所讲的钳工应用范围的工作。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三、钳工工作台和虎钳 1.钳工工作台 简称钳台,常用硬质木板或钢材制成,要求坚实、平稳、台面高度约800900mm,台面上装虎钳和防护网。 2.虎钳 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其规格以钳口的宽度来表示,常用的有100、125、150mm三种,使用虎钳时应注意: (1)工件尽量夹在钳口中部,以使钳口受力均匀; (2)夹紧后的工件应稳定

9、可靠,便于加工,并不产生变形; (3)夹紧工件时,一般只允许依靠手的力量来扳动手柄,不能用手锤敲击手柄或随意套上长管子来扳手柄,以免丝杠、螺母或钳身损坏。 (4)不要在活动钳身的光滑表面进行敲击作业,以免降低配合性能; (5)加工时用力方向最好是朝向固定钳身。,第二章:划线,划线是根据图样的尺寸要求,用划针工具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待加工部位的轮廊线(或称加工界限)或作为基准的点、线的一种操作方法。划线的精度一般为0.250.5mm。 1.划线的作用即毛坯或半成品为什么要进行划线呢? (1)所划的轮廊线即为毛坯或半成品的加工界限和依据,所划的基准点或线是工件安装时的标记或校正线。 (2)在单件或

10、小批量生产中,用划线来检查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和尺寸,合理地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避免造成后续加工工时的浪费。 (3)在板料上划线下料,可做到正确排料,使材料合理作用。 划线是一项复杂、细致的重要工作,如果将划线划错,就会造成加工工件的报废。所以划线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对划线的要求是:尺寸准确、位置正确、线条清晰、冲眼均匀。 2.划线的种类 (1)平面划线即在工件的一个平面上划线后即能明确表示加工界限,它与平面作图法类似。 (2)立体划线是平面划线的复台,是在工件的几相互成不同角度的表面(通常是相互垂直的表面)上都划线,即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划线。 二、划线的工具及其用法

11、 按用途不同划线工具分为基准工具、支承装夹工具、直接绘划工具和量具等。 1.基准工具划线平板,划线平板由铸铁制成,基个平面是划线的基准平面,要求非常平直和光洁。使用时要注意: (1)安放时要平稳牢固、上平面应保持水平; (2)平板不准碰撞和用锤敲击,以免使其精度降低; (3)长期不用时,应涂油防锈,并加盖保护罩。 2.夹持工具方箱、千斤顶、V形铁等 (1)方箱 方箱是铸铁制成的空心立方体、各相邻的两个面均互相垂直。方箱用于夹持、支承尺寸较小而加工面较多的工件。通过翻转方箱,便可在工件的表面上划出互相垂直的线条。 (2)千斤顶 千斤顶是在平板上支承较大及不规划工件时使用,其高度可以调整。通常用三

12、个千斤顶支承工件。 (3)V形铁 V形铁用于支承圆柱形工件,使工件轴线与底板平行。 3.直接绘划工具划针、划规、划卡、划针盘和样冲等 (1)划针 是在工件表面划线用的工具,常用的划针用工具钢或弹簧钢制成(有的划针在其尖端部位焊有硬质合金),直径36mm。 (2)划规 是划圆或弧线、等分线段及量取尺寸等用的工具。它的用法与制图的圆规相似。 (3)划卡 或称单脚划规,主要用于确定轴和孔的中心位置。 (4)划针盘 主要用于立体划线和校正工件的位置。它由底座、立杆、划针和锁紧装置等组成。,(5)样冲 用于在工件划线点上打出样冲眼,以备所划线模糊后仍能找到原划线的位置;在划圆和钻孔前了应在其中心打样冲眼

13、,以便定心。 4.量具钢尺、直角尺、高度尺(普通高度尺和高度游标尺)等 高度游标尺除用来测量工件的高度外,还可用来作半成品划线用,其读数精度一般为0.02mm。它只能用于半成品划线,不允许用于毛坯。 三、划线基准 用划线盘划各种水平线时,应选定某一基准作为依据,并以此来调节每次划针的高度,这个基准称为划线基准。 一般划线基准与设计基准应一致。常选用重要孔的中心线为划线基准,或零件上尺寸标注基准线为划线基准。若工件上个别平面已加工过,则以加工过的平面为划线基准。常见的划线基准有三种类型: 1.以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或线)为基准; 2.以一个平面与对称平面(和线)为基准; 3.以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

14、平面(或线)为基准。 四、划线操作要点 1.划线前的准备工作 (1)工件准备 包括工件的清理、检查和表面涂色; (2)工具准备 按工件图样的要求,选择所需工具,并检查和校验工具。 2.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看懂图样,了解零件的作用,分析零件的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 (2)工件夹持或支承要稳妥,以防滑倒或移动; (3)在一次支承中应将要划出的平行线全部划全,以免再次支承补划,造成误差; (4)正确使用划线工具,划出的线条要准确、清晰; (5)划线完成后,要反复核对尺寸,才能进行机械加工。,17,第三章:锯割,手锯由锯弓和锯条两部分组成。 (1)锯弓 锯弓是用来夹持和拉紧锯条的工具。有固定式和可调

15、式两种。固定式锯弓的弓架是整体的,只能装一种长度规格的锯条。可调式锯弓的弓架分成前后前段,由于前段在后段套内可以伸宿,因此可以安装几种长度规格的锯条,故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可调式。 2.锯条 (1)锯条的材料与结构 锯条是用碳素工具钢(如T10或T12)或合金工具钢,并经热处理制成。 锯条的规格以锯条两端安装孔间的距离来表示(长度有150400mm)。常用的锯条是长399mm、宽12mm、厚0.8mm。 锯条的切削部分由许多锯齿组成,每个齿相当于一把錾子起切割作用。常用锯条的前角为0、后角为4050、楔角为4550。 锯条的锯齿按一定形状左右错开,排列成一定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波浪等不同排列

16、形状。锯路的作用是使锯缩宽度大于锯条背部的厚度,防止锯割时锯条卡在锯缝中,并减少锯条与锯缝的摩擦阻力,使排屑顺利,锯割省力。 锯齿的粗细是按锯条上每25mm长度内齿数表示的。1418齿为粗齿,24齿为中齿齿为细齿。锯齿的粗细也可按齿距t的大小来划分:粗齿的齿距t=1.6mm,中齿的齿距t=1.2mm,细齿的齿距t=0.8mm。,(2)锯条粗细的选择 锯条的粗细应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厚薄来选择。 锯割软的材料(如铜、铝合金等)或厚材料时,应选用粗齿锯条,因为锯屑较多,要求较大的容屑空间。 锯割硬材料(如合金钢等)或薄板、薄管时、应选用细齿锯条,因为材料硬,锯齿不易切人,锯屑量少,不需要大的容屑空间;锯薄材料时,锯齿易被工件勾住而崩断,需要同时工作的齿数多,使锯齿承受的力量减少。 锯割中等硬度材料(如普通钢、铸铁等)和中等硬度的工件时,一般选用中齿锯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