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0767962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6.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竹木玩具|广西版 (共21张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木玩具,一、竹竹木玩具的牢固性,经得住摔、掷、碰、撞 长时间的玩耍仍能保持原状并继续使用,则称牢固性好。 婴幼儿从开始摸抓物件,伴随的是摔东西,“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玩的形式,因此要求竹木玩具必须结实耐摔。 木材是竹木玩具的主要原料,它具有耐磨、耐摔耐腐蚀的特点,这赋予了竹木玩具自然牢固的性质。,竹竹木玩具的基本特点,摸 抓 摔,耐摔、牢固,彩色七巧板拼图,动物六面画拼图,刺激性 竹木玩具因色彩鲜丽明快,玩具的形状结构奇异幽默使人产生愉悦心情。通过玩具对人感官的刺激引起大脑兴奋,反复刺激,使大脑对玩具发生兴趣达到认知。游戏类玩具因需两人或多人参加,竞技性强,刺激性更大。智能类玩具中魔方有较

2、大难度,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必须开动脑筋找窍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先进性 传统竹木玩具先进性相对不足。 从只有一种认知功能向组合多种功能发展,就是一个进步,即具有一定得先进性。 从色彩鲜艳的小挂件因撞击发出声音刺激婴儿的视、听觉,到拖拉玩具火车可以获取多种如色彩、几何形状、运动的信息等等也是一种进步。 计算架与时钟结合为一体,使玩具有计算与认识钟表双重功能,也是一种进步。 芯片技术的运用使竹木玩具面目一新,提高了产品档次更具先进性。,竹木玩具的特点,竹木玩具的外观,第三节 竹木玩具的外观 竹木玩具是直观性很强的玩具,外观既是竹木玩具“型”之所在,对大多数竹木玩具而言,外观也是其“神”之所显。

3、,竹木玩具的特点,竹木玩具的外观,一、竹木玩具的外观 (一)竹木玩具外观的共性与个性1、 共性分析: (1)几何形状:竹木玩具的造型基本显示其功能。 (2)几何尺寸:竹木玩具有大型、中型、微型之分,各自适应相对的消费群。 (3)结构:竹木玩具主要有整装、拼装、拆装三大结构。不同结构的对产品材料的选用、工艺的设置及安全上的要求各不相同。 2 个性分析: (1)地域特征:由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对竹木玩具会有不同的要求,反映在客户产品上,就会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2)企业特征:最明显的是品牌特征,系列化特征等等。 (3)个性特征:大量非专业设计,但其中有奇思妙想的设计,

4、千姿百态。,竹木玩具的特点,竹木玩具的外观,二、从外观判断产品的特点 (一)地域性 西欧国家客商需要的玩具产品要求具有很强的表面光洁度,表面要求非常光滑;美洲(特别是美国)客商的来样颜色比较鲜艳,色彩对比较强;日本客商的来样比较注重本色;而中非国家客商的来样与上述国家与地区相比则又有所不同。 地域性是竹木玩具的第一个外观特点。,竹木玩具的特点,竹木玩具的颜色,(四)竹木玩具的其他配色特点 1、根据季节变化而推出的季节色感的玩具色彩,也是流行性产品配色的日常方法,因此,季节的温度、环境等变化也会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感觉。而节日产品的配色在外销玩具上体现的最为显著,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玩具的配

5、色。 2、玩具色彩应与其它产品、环境相协调。例如,用于幼儿园、娱乐场所、家庭等环境使用的玩具产品,都应与之环境相协调,才能充分体现玩具的各种性能和功能。 3、进行具有时代感的玩具配色,去掉冗余的装饰细节。利用色彩组合、变化的装饰手段来代替玩具产品中不必要的装饰细节,既可降低设计成本,又能显示产品的整体感,如果再用些时尚的流行色,玩具的魅力就会更好的表现出来。,竹木玩具的特点,竹木玩具的功能,一、竹木玩具的使用功能 竹木玩具的使用对象大体是儿童,竹木玩具要保证其功能部件的安全、卫生,符合各年龄段儿童的智力和体力及应对危险的能力,最大可能的保证儿童的生命和健康,同时最大可能的帮助儿童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促使儿童健康有序的发展。,做一做 玩一玩,用身边的木,竹材料,设计一款玩具,注意制作的时候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