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67905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酵母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 胡雪芳 201300261033 【实验目的】 1. 了解酵母培养基的特点以及酵母的培养方法。 2. 学习并掌握酵母制片方法,观察酵母的个体形态及死活细胞区分。 3. 学习掌握观察酵母的出芽生殖方式。 4. 学习掌握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5. 学习和掌握酵母的菌落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1. 酵母菌 酵母菌形态: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核与细 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 酵母菌繁殖:繁殖方式也比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 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 有性生殖是通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 裂而产生的子囊

2、孢子。 图 1. 典型酵母(酿酒酵母)生活史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2. 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是子囊菌类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在酵母菌中, 能否形成子囊孢子及其形态是酵母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酵母 菌形成子囊孢子需要一定的条件, 所以对不同种属的酵母要选择适合 形成子囊孢子的培养基。 麦氏培养基有利于酿酒酵母子囊孢子的形成。 3. 美蓝染色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色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 蓝 为 无 毒性染料,其 氧 化 型 为 蓝 色,而还原型 为无色。用它 对 酵 母 菌 染 色时,由于活 细 胞 的 新 陈 代谢作用,使 细 胞 内 具 有 较强的还原

3、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所以 酵母的活细胞无色;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 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 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材料】 1. 菌株 表 1. 菌株。 编码 菌株 拉丁文 1 普通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1 2 安琪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1 3 贝酵母 Saccharomyces bayanus 2. 培养基 表 2. 培养基配方 编码 培养基 1 麦芽汁培养基

4、麦芽汁:150mL 琼脂:3g pH 自然(约 6.4) 灭菌:1.05kg/cm2,20min 2 YEPD 培养基 酵母膏:1% 蛋白胨:2% 葡萄糖:2% pH:6.0 灭菌:121,15-20min 3 麦氏琼脂培养基 葡萄糖:1.0g 酵母浸出物:2.5g 乙酸钠:8.2g KCl:1.8g 蒸馏水:1000mL 琼脂:15-20g 灭菌:15 磅,15min 3. 实验试剂 表 3.实验试剂及其配方。 编码 试剂 配方 1 生理盐水 0.850.9%的氯化钠溶液 2 美蓝染液 将 0.5%的溶液稀释成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3 水-碘溶液 将革兰氏染色中的卢戈氏碘液稀释 4 倍

5、4 芽孢染色液 5%孔雀绿、0.5 沙黄水溶液、95%乙醇脱色液 4. 其他 普通光学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酒精灯、接种环等。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步骤】 1. 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 (1) 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 6-12 小时,置 15阴暗 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 长至麦粒的两倍时, 即停止发芽, 摊开晒干或烘干, 贮存备用。 (2) 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 65水浴中糖化 3-4 小 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3) 将糖化液用 3-4 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 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 20m

6、L,调匀至生泡沫为止,然 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4) 将滤液稀释到 5-6 波美度, pH 约 6.4, 加入 2%琼脂即成。 121 灭菌 30min。 2. 酵母菌的一般培养 将酵母菌 A 和酵母菌 B 分别利用分区划线方法接种到 YEPD 培养基 上,在 28-30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1-2 天。 图 2. 分区划线法示意图 起点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3. 酵母子囊孢子的诱导产生 (1) 菌体活化:将菌株分别接种到 YEPD 平板,28-30,倒置培养 1-2 天。连续传代 2-3 次,产生健壮和旺盛的活力细胞。 (2) 饥饿处理:取适量活力酵母菌细胞,用手

7、敲击使之在生理盐水 中做成均匀细胞悬液。 (3) 生孢诱导:取一滴或一接种环菌悬液滴在麦氏琼脂平板上,静 置几分钟, 使菌液浸入琼脂中, 不要旋转或者斡旋平板。 25, 培养 7 天。 4. 酵母菌制片与简单染色美蓝染液水浸片法 (1) 取干净载玻片,滴加一滴 0.1%吕氏美蓝染液于载玻片中央,无 菌操作取 YEPD 平板上 38-30培养 1-2 天的培养物适量, 涂抹 于染液中,做成分散的细胞悬液。 (2) 用镊子取一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 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 (3) 将制片放置约 3 分钟后,用低倍镜及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 出芽情况,并根据细胞颜色区分死细胞和活

8、细胞。 (4) 染色 30 分钟后, 再次观察, 注意死活细胞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 水-碘溶液水浸片步骤与美蓝水浸片制片方法相同。 5. 酵母子囊孢子染色孔雀绿染色法 (1) 取干净载玻片,滴加一滴蒸馏水,无菌操作取第 3 步诱导后培 养物适量,涂抹于水中,做成分散的细胞悬液,涂片干燥和加 热固定。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2) 用 5%的孔雀绿染色 1-2 分钟,然后水洗; (3) 用 95%的乙醇脱色 30 秒,水洗; (4) 用 0.5%的番红水溶液复染 1-2 分钟,水洗,滤纸吸水,干燥。 (5) 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最后用油镜观察。 【实验结果】 1. 酵

9、母的培养特征 酵母菌 A:米黄色,表面光滑湿润,凸起,边缘光滑近圆形,不 透明,发酵味道浓郁,单菌落大小不一,易挑起。 酵母菌 B:米黄色,表面光滑湿润,凸起,边缘光滑近圆形,不 透明,发酵味道浓郁,单菌落大小不一,易挑起。 图 3.酵母平板 图左是安琪酵母,图右是贝酵母。 2. 酵母细胞形态与出芽生殖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色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0.1% 美蓝水浸片的观察结果如下。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图 4. 安琪酵母美蓝染色结果(10*40 倍) 图 4 中是安琪酵母 0.1%美蓝染色 3min 和染色 30min 后细胞存活 数量的对比图。A 是美蓝染色 3

10、min 后安琪酵母死活细胞的状态,C 是 A 的局部放大图。B 是美蓝染色 30min 后安琪酵母死活细胞的状 态,D 是 B 的局部放大图。 通过图 4 中 C 和 D 我们可以看到,与 3min 相比,将美蓝染色水 浸片放置 30min 后,视野中蓝色和淡蓝色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说 明死细胞的比例增加。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图 5. 贝酵母美蓝染色结果(10*40 倍) 图 5 中是贝酵母 0.1%美蓝染色 3min 和染色 30min 后细胞存活数 量的对比图。A 是美蓝染色 3min 后安琪酵母死活细胞的状态,C 是 A 的局部放大图。B 是美蓝染色 30min 后安琪酵母

11、死活细胞的状 态,D 是 B 的局部放大图。 通过图 5 中 C 和 D 我们可以看到,与 3min 相比,将美蓝染色水 浸片放置 30min 后,视野中蓝色和淡蓝色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说 明死细胞的比例增加。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图 6. 酵母美蓝染色结果(10*100 倍) 图 6 中是酵母 0.1%美蓝染色结果。图 A 是安琪酵母染色结果,图 B 是贝酵母染色结果。 通过图 6,我们可以观察到安琪酵母细胞为圆形、椭圆形,出芽 生殖。贝酵母圆形或近圆形,出芽生殖。 3. 酵母细胞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通过孔雀绿来观察生活的子囊孢子。 孔雀绿的观察结果如下。 图 7. 酵母孔雀绿染色

12、结果(10*100 倍) 图 7 中是酵母孔雀绿染色结果。 图 A 是安琪酵母染色结果, 图 B 是 贝酵母染色结果。 红色部分是酵母细胞, 绿色部分是子囊及子囊孢子。 山 东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贝酵母的子囊及子囊孢子数目占总细胞的比例较大。 【分析与讨论 】 注意事项: 1. 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损坏细胞。 2. 滴加染液要适当, 否则用盖玻片覆盖时, 染液过多会溢出, 过少会 产生大量气泡。 3. 盖玻片要缓慢倾斜覆盖,以免产生气泡。 分析讨论: 1. 根据观察, 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作用时间与酵母菌死、 活细胞比例变 化是否有关系? 有关系, 时间越长则视野中死亡酵母菌所占比例就越大。 因为酵母 菌处于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会脱水, 导致死亡, 时间越长, 细胞死 亡数量就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