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0767838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答案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答案】正确【解析】【详解】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可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2、的总特征,故题目观点正确。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答案】错误【解析】【详解】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也具有条件性,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故题目观点错误。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自在事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了,所以它们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题中观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点评:注意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4.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答案】正确【解析】【详解】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题目观点正确。5.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需要树立综合思维方式,坚持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因此,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需要树立综合思维方式,坚持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故题目观点正确。【点睛】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优化方法实践方面认识方面整体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4、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6.事物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循环过程。【答案】错误【解析】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7.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答案】错误【解析】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因

5、此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因此,题中观点是错误的。8.辩证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错误【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答案】正确【解析】该题属于判断题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故该判断正确。10.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答案】错误【解析】【详解】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

6、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故题目观点错误。【点睛】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事物的发展就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就割裂了事物的联系,使事物发展中断。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

7、、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浙江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到2035年,努力将以杭州湾经济区为核心的大湾区建设成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世界级大湾区。这说明A.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和制约B. 人们总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 联系是线性的,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结构,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C项符合题意;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孤立的事物不存在,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和制约,A项说法错

8、误;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项说法错误;联系并不是线性的,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联系的内容丰富多彩,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12.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强调,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蕴含的哲理是整体具有部分不具

9、有的功能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关键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体现了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功能对于整体功能的影响,项与题意不符;只有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

10、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13.量子力学认为,两个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个粒子的状态就会立即随之改变。爱因斯坦曾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而如今,中国科学家不仅通过实验证明了量子纠缠的存在,还借此实现了量子保密通信,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这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 【答案】C【解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11、,错误;中国科学家借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实现了量子保密通信,这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正确;正确的认识才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14.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大意义。这启示我们A. 把握整体的主导地位才能统率部分B. 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C. 重视关键部分功能才能有效推动整体的发展D. 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D【

12、解析】题目中,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上来看,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D选项入选。A、B选项均强调整体的作用,排除。C选项强调关键部分,与题意不符。15.鲁迅曾说:“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确实,青春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是一种带来可能性的力量,是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创造出世界原本没有的东西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人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条件,

13、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意识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出世界原本没有的东西,故错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是矛盾基本属性之间的转化,故错误;材料中“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青春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是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这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人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正确。故选D。16.即使在外工作,也只需手机上一个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轻松操作家里的电器。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的

14、物联网,正在悄悄改变着大家的生活。这说明A. 人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 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C.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D. 客观的联系是不能改变的【答案】A【解析】人们只需手机上一个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轻松操作家里的电器,这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A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B、D两项;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有联系是需要条件的,C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17.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

15、发满山”。这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有了事物量的变化才会有事物的质变改造自然需遵循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敢于突破陈规陈说才能实现预期目标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有了事物量的变化才会有事物的质变,同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适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说法绝对,排除;故选C。18.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更加低碳环保,且没有限行限号。整个行业近几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因充电不方便等原因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纳。由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说明A. 事物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