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7807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识链接】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

2、歌的最高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2、“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的

3、特点有,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艺术手段丰富,常用比兴,描写见细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和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

4、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又有意义、气氛上的关系,接近于比。 4、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5、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

5、同”是衬字。1、初读课文,给画线字注音。(A级)公姥( ) 伶俜( ) 葳蕤( ) 玳瑁( ) 磐石( )拊掌( ) 否泰( ) 赍钱( ) 踯躅( ) 明月铛( ) 纨素( ) 槌床( ) 箜篌( ) 自缢( ) 白鹄舫 ( )婀娜( ) 幡旗( ) 便言( ) 鲑珍( ) 青骢马( )2、再读文本,找出相应的通假字:(B级)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3、辨析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B级)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虽与府君要 古义:约 今义:

6、需要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人家 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 今义 :转折词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好自相扶将古义:服侍 何意出此言古义 :料想 今义:心意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 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4、找出以下各句中的偏义复词:(B级)“昼夜勤作息” : “勤心养公姥” : 我有亲父兄” : “我有亲父母” :“逼迫有弟兄” : “其日牛马嘶” : “否泰如天地”:5、“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称代“你”“我”“他” 等, 读“xing”。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 读“xing”。名词,相

7、貌,丞相,读“xing”。 动词:审察、看、帮助、辅助,读“xing”。辨析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C级)会不相从许 及时相遣归 还必相迎取 好自相扶将 嬉戏莫相忘 誓天不相负 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誓不相隔卿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儿已薄禄相 嬉戏莫相忘 6)“见”的用法君既若见录。 见: 信而见疑。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 真知灼见。见: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见: 7、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两段文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感君区区怀。 区区: 何乃太区区。 区区: 区区小事。 区区: 区区之众

8、。 区区: 区区与诸君。 区区:8名句默写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 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

9、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 “梁祝化蝶”的故事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影响至今,据报载,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四省联合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泊和祝英台何许人呢?“梁祝”合葬处到底在何地呢? 相传,东晋时期,因五胡乱华而南迁上虞的土族之女祝英台熟读经史,才气出众。祝家的上代曾数度追随祖逖、陶侃、桓温等雄师北伐中原,由于家族的熏陶,她的性格活泼爽朗而略带几分男子气,并期望能成为一个为国效命疆场的巾帼英雄。 为了满足她不能驰骋疆场嘲遗憾,祝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由家人服侍到杭州负笈游学,这时她刚满十四岁。在去杭州的路上,祝英台邂逅了由贸城

10、(现今浙江宁波)而来的梁山伯,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结为异姓哥们,结随同行。 不一日,二人来到了杭州城外的“崇缮持院”,拜师入学,旦夕勤苦攻读诗书。三年时间,弹指而过,在耳鬓厮磨中,祝英台对梁山伯暗生情愫,她多次隐晦地表达本身的爱恋之意,而略嫌木讷且长祝英台一一岁的梁山伯,竟然没有发觉祝英定台是个女孩,念哥们之情,并没有领会来自女扮男装的祝英台的各种体现。 这时,英台的母亲生病,她只得急忙回乡,梁山伯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不久,梁山伯便风闻祝英台居然是个红粉佳人。人非草木,梁山伯迫不及待地赶到祝家,岂知英台回乡后便被许配给贸城姓马的人家。木已成舟,二人只有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祝英

11、台以为梁山伯并不爱她才承诺了马家求婚,此刻梁山伯向她一吐衷肠,真令她愁肠欲断。在当时,婚约是不能废的,她只得接纳“拖延战术”,但愿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祝英台私下派人送信给梁山伯,但愿他暂时隐忍,努力求取功名,以图借显赫的出身来扭转现实,并暗示本身对梁山伯情意海枯石烂,此情不渝。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恋爱这一伟大动力的差遣下,两年后,梁山伯获取了功名,又刚好被任命为贸城县令,这里也正是英台所许的马家世代所居之地。到任后,他忙于政务,未便专注本身的私人事务,等到一切就绪以后,衡情度理又不戶便贸然行事。贸城马家世代为官,宗族繁盛,梁山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充实的理由来横刀夺爱。在忧,如焚的情形下,闷闷不乐的

12、梁山伯终于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这时,祝英台经过两年多的拖延,实不得已地承诺家人在二十岁生日之后出嫁。听到情郎的死讯后,她不禁放声大哭。在马家不绝催婚、父母苦苦恳求之下,万念俱灰的祝英台再没有理由加以敷衍,只得承诺了择吉日出嫁马家。梁山伯死后,亲友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贸城西郊邵家渡山麓,梁山伯是但愿在喜船路过这里时,再看看祝英台。祝英台为了情郎,也提出了出嫁路上经过邵家渡时,要到昔日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的墓上去祭拜一番的要求。笃念旧谊,益见多情,双方家长自然也未便说不可。 在江南水乡,人们成婚时多乘舟船。祝英台的喜船经过邵家渡时,马家迎亲执事人等,原想顺风急驶,让喜船来不及靠岸就驶过邵家渡,如果祝英台非要拜墓,等三朝事后祝英台与新郎双双前往也不迟。可是,当喜船行至邵家渡时,突然暴风大作,江面波澜汹涌,喜船只好连忙靠岸避风,祝英台也就从容上岸,前往梁山伯坟前祭拜。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一声哀号,悲痛欲绝,刹那问天摇地动,飞沙走石,白天晦瞑:就在迎亲和送亲的执事人员大惊失色时,忽见坟前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隙缝,说时迟那时快,祝英台一跃而入。转瞬间风停地平,一切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