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66560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素质高分作文素材主题十一:乐于读书 一、主题分析 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成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 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 科学、思想界的大师们。由此可知,读书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且备受考官关注。 该主题在 2014 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2014 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5 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都考查过。 二、题目 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和品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境界。“胸藏万卷拼吞吐”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积累知识,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最有用。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2、;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 800 字。 三、解题思路 读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 知识的比拼、人才的竞争都离不开读书这条路子。读书不仅是人生进去的驿站,更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可以收获知识, 结识朋友,还可以开阔视野、提高修养。因为材料中说最有用的读书是要不断积累, 用于实践的,所以将读书所需要注意的方法写出即可。 四、事实论据 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 三年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从而称为西汉著

3、名的 思想家。 2、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从小家里一贫如洗,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 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 上被传为湄潭,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3、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他不事 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他隐忍 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离家出走,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 回后,他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被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 费收徒授课,陈平学成后辅佐刘邦,助其成就了一番霸业。 4

4、、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在 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读书。县里有个富有的大户人家不识字,但家中有很 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书给匡衡(用书资助 匡衡),且不要报酬。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5、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的史书二十四史之 明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 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

5、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 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 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 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万斯同终于成 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 6、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都会躲到山洞里偷读 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汲取了丰 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7、毛泽东挤时间读书 毛泽东总是挤时间读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 其他

6、全部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上了。即使 是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也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阅读。毛泽东晚年虽重病在 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 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对重点书他总是一 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每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 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泽东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他都反复读过好多遍,对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毛泽东没阅读一本书、 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并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 写上了许多批语。有时,

7、还会把书中、文中精彩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 记或心得体会。毛泽东读书,还会动笔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 标点符号。他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并提倡“古为今用”。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 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 教训来指导革命事业。 8、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就学习认真。少年时,他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 了一串红辣椒。每当寒冷的晚上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 辣得额头冒汗。他就是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的。由于刻苦读书,他

8、后来终于称 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9、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即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 年 8 月 6 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亨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 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 校好。恩格斯回信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 学都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 简述读物及其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 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

9、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 及马克思的著作,同时要不断地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 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从 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下功夫最大、 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 方法。这是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其 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的全过程。 五、理论论据 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 要用的

10、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为指导,不要以 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 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凡是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静思。 朱熹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8、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 威尔逊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六、参考范文 读书

11、,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么问的人,多半是不读书的。在这个读书无用论大行其 道的浮躁时代,杨绛先生的这段话或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读书不是为了拿 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 问题,却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气质。曾国潘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 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 相。”“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让人以一个更富深度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身的正气、静气、雅气、勇气、才气、和气和大气,自然就能 少沾染

12、一些邪气、躁气、俗气、怯气、迂气、戾气和小气。初中毕业的范雨素,在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仍能泰然处之,尽管住在皮村的出租屋里依旧能写出骄傲美丽的 文字,正是因为长期的读书生活帮她滋养出了不一样的心境和修养。 读书,可以给人安身立命的资本。前段时间刷屏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每个 观众记住了董卿,那个出口成章、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名人名言俯拾皆是的央视 “一姐”。而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和长期坚持阅读是分不开的。小时候的董卿就 是一个书虫,工作以后即使再忙,她也要坚持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欢乐颂里 充满知性睿智魅力的安迪和常常焦头烂额的樊胜美就是两个对比明显的角色,而两 者的差别,除了成长环境之外,安迪摆满书籍

13、的架子和樊胜美堆满衣服、皮包的小 屋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读书,可以对人的意志品质进行锤炼与磨砺。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快乐学习,但 真正的读书并不是轻松舒适的。要想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必须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与折 磨。西方有个“一万小时定律”,即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需要付出一万小时 的努力。读书和成长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的过程,如化茧成蝶、金蝉脱壳,没进一 步都会有阵痛,每一次长大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和磨砺。 作家麦家曾说,挣钱再多全在身外,读书再少都在心里。读书是一种对世界的 思考与认知,是一种不甘现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读书并不能直接为你带来财 富,但坚持读书会让你的心饱满生动,你最终也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去阅读吧, 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七、范文点评 1、立意正确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并围绕此展开论述。 2、结构清晰,采用五段三分式。第一段提出总论点,即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 的自己。第二段阐述分论点一,即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气质。第三段阐述分论点二, 即读书,可以给人安身立命的资本。第四段阐述分论点三,即读书,可以对人的意 志品质进行锤炼与磨砺。最后一段通过引言紧扣主题,使文章前后呼应、主题鲜明。 3、论据较为充分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