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水力设计_ch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6414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泵水力设计_ch2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水泵水力设计_ch2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水泵水力设计_ch2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水泵水力设计_ch2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水泵水力设计_ch2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泵水力设计_ch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水力设计_ch2(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王福军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Tel: 62736972 Email: wangfj,本章主要内容,泵主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相似换算法水力设计 叶片厚度、角度及其几何关系 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叶片设计理论和型线微分方程式 方格网保角变换方法叶片绘型 扭曲三角形法叶片绘型* 逐点积分法* 圆柱形叶片的绘型* 二元理论设计叶片*,2-1 泵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一、提供设计的数据和要求,流量Q 扬程H 转速n 效率 汽蚀余量NPSHa,或NPSHr, 或 Hsz 介质的性质(温度、密度、杂质、腐蚀性等)

2、 对性能曲线的要求(平缓、陡降、无驼峰等) 运行环境对泵型式的要求(如潜水、井泵、立式泵等),二、确定泵的总体结构型式和泵进出口直径,1、初定总体结构型式 依据设计要求初步选择,结合计算,然后校核,2、确定泵吸入口直径(泵进口直径, 进口法兰处直径) 过程:根据流速初定,然后按标准直径系列进行调整,一般可选Vs=3(m/s) 原则: 1) 大泵,Vs,降低制造成本 2) 汽蚀要求高,Vs,1.02.0m/s,标准直径:10,15,20,25,40,50,65,80,100,125,150,200,3、确定泵排出口直径(出口法兰处直径) 过程:先参照进口直径选取,再按标准直径系列调整,原则:低扬

3、程泵:Dd=Ds 高扬程泵:Dd=(10.7)Ds Dd一般比Ds低12个档次 注意参照同类产品确定,三、确定转速,确定转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n,体积,重量, n 2、nsf(n), f(ns),为了,应n 3、n,磨损,振动、噪声, n 4、n=f(原动机) 异步电机极对数 2 4 6 8 10 12 同步转速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5、n=f(NPSHr),(对于给定C值,n,NPSHr),若给定NPSHa,则可取NPSHr(1.11.3)NPSHa,四、计算ns,确定水力方案(单吸、双吸、单级、多级),1、当ns120210时,max 当ns 60

4、, 2、当单吸叶轮ns过大时,可考虑用双吸; 反之,当双吸ns过小时,可考虑用单吸。 3、当单级叶轮ns过小时,可考虑用多级; 反之,当多级ns过大时,可考虑减少级数。 卧式泵一般不多于16级,立式泵可达数百级。 4、ns与泵性能曲线形状有关,五、估算泵的效率,作用:预测泵的性能指标,看是否可达到设计要求 公式:,各单项效率,可通过查手册(图表)或按下式计算:,结论:若(估) (设),继续; 否则,找原因。,六、轴功率、原动机功率计算,泵的轴功率:,原动机功率:,其中,K为余量系数,1.11.2 t为传动效率:直联100,皮带轮95,液力耦合器97 依据Pg选择原动机,2-2 叶轮主要参数的选

5、择和计算,一、叶轮主要参数,叶轮进口直径D0 叶片进口直径D1 轮毂直径dh 叶片进口宽度b1 叶片进口安放角1 叶片数Z 叶片厚度 盖板曲率半径R 叶轮出口直径D2 叶轮出口宽度b2 叶片出口角2,二、最小轴径dmin的确定,轴受多种载荷,轴径的确定方法是: 1、按扭矩确定最小轴径,其中,Mn为扭矩(Nm),P为计算功率,P=KP,K为工况变化系数:1.11.2,杂质泵应加大,为轴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Pa(N/m2),对于45钢,调质处理时,(440540)105(Pa),2、考虑影响刚度和临界转速等因素,适当放大轴径,并圆整,得dmin 3、转子部件设计好后,对轴的强度、刚度、临界转速进

6、行校核,三、轮毂直径dh的确定,轮毂直径dh与轴的最小直径,均与泵的结构形式有关。过程: 1、画轴的草图。根据轴各段的结构工艺要求确定装叶轮处的轴径dB,注意:各轴段用标准直径 轴上螺纹一般用细牙螺纹,内径大于前段轴径 轴的凸肩一般为12mm,2、根据dB确定dh 对于不穿轴, dh 0 对于穿轴, dh (1.21.4) dB 在满足强度条件(键槽等)下, dh越小越好,利于提高流动性,四、叶轮进口直径D0的确定,(由此进入速度系数法水力设计,另一方法是相似设计法),D0对性能的影响: D0 ,抗汽蚀性能 D0 ,效率 若NPSHr要求不高,可选较小的D0 ,以提高v,D0的确定原则: 为减

7、小水力损失,让w1最小,设vu1=0,则:,三者关系中: D0, vm1, u1 因此,存在w1min,将D1 表示成:,又,式中,K2 是因速度分布不均匀引入的系数,k1为排挤系数,将上面得到的u1和vm1代入 w1的表达式,有:,令:,D0当量直径(与有效过流面积等效的圆的直径),则:,K0系经验系数,取3.54.0。考虑效率时取小值,考虑汽蚀时取大值,五、叶轮出口直径D2的初步计算,由前面叙述知,H与D2 , b2相关。 (D2 , 2 , b2 , .) 所以,H一定, D2 , 2 , b2 ,相关。,D2的计算原则: 为使出口绝对速度v2最小为原则。,推导过程从略,结果如下:,或:

8、,D2是否满足H,后面要精算。,六、叶轮出口宽度b2的计算,将前面推导的最佳D2 ,以及最佳的vm2 代入,b2 一定最佳 而vm2可由速度三角形及扬程表达式来得到。这里从略,b2结果如下:,或:,对低ns泵( ns 93),b2可适当加大2040。Q小的泵取大值,七、叶片数Z的确定,叶片数Z对性能的影响: Z,排挤和表面摩擦 Z,液流稳定性,叶片不能充分对液体作用 原则,叶片长度与叶道宽度之比应满足一定要求。,可通过计算得到:,实际设计中,直接选Z57,并同时考虑包角 Z小时,可加大,八、叶片进口安放角1的确定,1、叶片进口安放角1与液流角1 的关系 1根据1 来确定,一般选11 ,即: 1

9、1 ,2、冲角的选择,选择+,对汽蚀性能较有效,而对效率影响不大,理由是:,315,1)+, 1 ,过流面积,排挤, v1 和 w1,2)+,在设计工况下,将使背面脱流。而背面是低压侧,旋涡不易向高压侧扩散,稳定、局部,对汽蚀影响不大。,相反,将使工作面脱流。因为工作面是高压区,因此易向低压侧扩散,这样旋涡不稳定,对汽蚀影响大。,3)+,能改善大Q下的工作条件。若泵常在大Q下运转,则应 ,3、确定1的过程,(1) 确定叶片进口边位置,原则如下: 1) 进口边一般由圆弧或直线构成 2) 进口边和前盖板大致成90(除非在同一轴面) 3) 前后盖板流线长度不要相差很悬殊 4) 叶片进口边适当向吸入口

10、延伸,可D2,圆盘损失, 叶片重叠度。对抗汽蚀和消除驼峰有利, 但过大后进口堵塞严重,铸造困难,(2) 1的确定,vu1由吸水室结构定。 对于直锥形吸水室, vu10; 对于螺旋形吸水室,按vur=const来定,该常数为:,vm1由下式决定:,F1是计算点处的过水断面面积,k1是计算点处排挤系数,(3) 加冲角1,加冲角的方法有: 1) 各流线加相同冲角 2) 冲角从前盖板至后盖板递减,或递增 3) 选择一条流线(如a),确定1a后,其它流线按 tg1Rconst 的方法来处理,(4) 迭代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1收敛,九、叶片出口安放角2的确定,1、对于离心泵,直接选择2 2:1840,考虑

11、如下因素:,1)低ns泵,应适应2 ,以D2,2)2 ,在相同Q下,v2 ,压水室水力损失,性能可能有驼峰,3)2 ,w2 ,流道扩散( w1/w2 ),损失,4)对于中低ns泵,叶轮出口边与轴线平行,各流线可选相同2 对于高ns泵,或空间导叶泵,出口边倾斜,为使各流线H一致,D2 小的一侧,2 取大值,且按vur=const计算,2、对于混流泵,要计算2,过程是:,1)据基本方程,计算中间流线的vur,2)按vur=const,求出其它流线的vu,3)按下式求出2,计算时,先假定2, k2, vu2 2 ,迭代进行,十、叶轮外径D2的精算,对于D2的精算,过程如下:,注意:精算时,一般先选择

12、2,然后确定D2。 计算Ht时,要用到滑移系数,而此时D2尚未知,故要迭代,由:,得:,(速度三角形),十一、速度系数曲线简介,叶轮尺寸D2 ,b2,D0等,除按上述过程确定外,还可查曲线得到。,前人在大量统计资料下(多台泵为模型)有如下公式:,由上式可推出 D0 ,D2 ,b2,为何有 ,原因如下:,可粗略地用速度系数法校核泵的设计,或估算或的性能,2-3 相似换算法水力设计,一、计算ns,速度系数法优点:可进行创新性设计 缺点:设计质量没有把握 相似换算法优点:设计结果可靠 缺点:没有创新,相似换算法的工作过程如下:,二、选模型泵,对模型泵的要求:,1、模型泵的ns与设计泵的ns相等或接近

13、 2、模型泵的性能指标要好(如高效区宽广、抗汽蚀性能好) 3、二泵的雷诺数相比为1.01.5,三、计算尺寸系数(缩放比),一般取二者之大值,或取平均。,四、计算设计泵尺寸,线性尺寸均乘以系数,角度不变,适当调整厚度、间隙等,五、换算性能曲线,从模型泵性能曲线上取610个点,按下式换算成设计泵相应的参数,即可绘制设计泵的性能曲线。,六、绘制设计泵图纸,按换算得到的尺寸、角度绘制,七、相似换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效率修正问题 实际上,模型泵与实型泵效率并不完全相等。放大时,效率提高。因此,应考虑尺寸效应。,2、汽蚀相似问题 因进口不完全相似,汽蚀性能有差异。当小泵(或n小的泵)换算到大泵时,大泵

14、的实际抗汽蚀性能比换算值要好。,3、修改模型问题 为了利用已有优秀模型,当设计泵ns与之有一定差距时,也可做相似换算,只是需要对结果作适当修改。,2-4 叶片厚度、角度及其几何关系,一、叶片角度及厚度的定义 1、 叶片安放角(叶片与流面的交线和圆周方向的夹角) 2、 轴面流线(轴面和流面的交线)和轴面截线(叶片和轴面的 交线)间的夹角 3、 叶片和流面间的真实夹角。即垂直于叶片和流面的面与两者 交线间的夹角 4、 轴面流线与轴线方向的夹角 5、 叶片真实厚度 6、 S 叶片在流面上的厚度 7、 Su 圆周厚度 8、 Sm 轴面厚度 9、 Sr 径向厚度,a) 流面上的叶片厚度 b) 轴面上的叶

15、片厚度 c)平面上的叶片厚度,a) 流面上的叶片厚度 b) 轴面上的叶片厚度 c)平面上的叶片厚度,叶片实际厚度与在流面上厚度的关系,叶片真实厚度与圆周厚度间的关系,二、角度与厚度的关系,可以证明:,从而:,2-5 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一、初定轴面图,原则: 1、参考相近ns泵的叶轮轴面图来定 2、出口前、后盖板保持一段平行或对称变化 3、流道弯曲不应过急,在结构允许前提下可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率半径 4、前盖板一般由一或二段圆弧与直线组成,后盖板由一段圆弧与直线组成,二、检查过水断面的面积变化规律,2-6 叶片设计理论和型线微分方程式,一、叶片设计理论概述,1、叶片设计任务 给出符合运动规律的叶片形状,复杂三维空间流动 一个流面流动问题 一条流线,这条流线就是叶片表面的型线。叶片表面和每个流面都有一条交线(相对运动的流线)。若把几个流面的交线按一定规律串起来,就成为一个叶片的表面,加上厚度,则得叶片的两个表面。可见,设计叶片,其实就是画相对运动流线。,2、常用设计方法 一元、二元、三元方法。三者对叶轮内的流动作的假设不同,即用不同规律的流动代替叶轮内的复杂的流动。,(1) 一元方法 假定流动是轴对称的,即每个轴面上的流动均相同; 假定同一过水断面上的轴面速度均匀分布。 所以,轴面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