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65822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端午节的传说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的传说范文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

2、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赛龙舟八大胜地】 1、龙胜地之一:湖南汨罗:汩罗江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开展的项活动相传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含恨怀沙自沉于汩罗江人们便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见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每逢竞渡时节参赛者们点着香烛抬着龙舟头到屈子祠祭祀后龙舟才被披红下水在一声炮响中众舟争先竞渡岸上成千上万观众为之摇旗呐喊、助威加油其飞舟竞渡之壮观令

3、人为之振奋 2、龙舟胜地之二:武汉汉江:汉江龙舟竞渡是为了追思屈原而设相传屈原流放途中曾徘徊于汉江之滨“乘鄂渚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因而汉江地区很早就有“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欢腾的场面有清代著名诗人范锗梦江南词可以为证:“空江阔竞渡吊沉湘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看夺锦标强” 3、龙舟胜地之三:湖北秭归:屈原故乡龙舟竞渡从长江南岸开始到北岸屈原庙结束象征着把汩罗江爱国诗人屈原英魂迎归故里 4、龙舟胜地之四:浙江杭州:钱塘江龙舟竞渡习俗历史悠久在杭州府志中就有“每逢五月端午各至江湖上以至观竞渡龙舟至数十艘岸上人蚁”的记载此项活动是为了凭吊遥祭吴国大将伍子胥而设的据

4、曹娥碑记载: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吴国大将伍子胥反对越国求和遭太宰诬陷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弃尸于钱塘江从此此江常起怒潮逢五月五日潮势更大扑向越国境内其女曹娥驾舟迎潮拜见父亲后遂成钱塘龙舟竞渡习俗 5、龙舟胜地之五:四川万县:在长江万县地区的龙舟竞渡亦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的其龙舟尖底狭长大的可容七八十人竞赛者身着衣服颜色与龙舟颜色浑然一体执令旗者站在舟头领呼号子还有锣鼓助威一鼓一浆飞掠水面竞渡终点以夺旗或抢鸭子告捷热闹非凡别开生面 6、龙舟胜地之六:贵州黔东南:贵州黔东南清水江一带苗族百姓每逢农历5月16日至18日有开展龙舟竞渡的习俗活动龙舟是由一艘母舟和两艘子舟组成分青龙、赤龙、黄龙三种龙头用两米多长的柳

5、木雕刻而成并装有一对龙角龙舟制作精巧栩栩如生突出了苗家的艺术特色参赛者为苗族水手身着短衣头戴凤尾斗笠腰系绣花带一手握船浆一声令下众舟齐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岸上水上组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7、龙舟胜地之七:云南洱海:居住在云南洱海附近的白族百姓在每年农历7月23日至8月23日之间流行龙舟竞渡的习俗相传南昭时期洱海出一蟒蛇吞食人畜义士段赤诚身携十二把钢刀下洱海为民除害被蟒蛇一口吞入腹中段赤诚在蟒蛇腹中拼命打滚用钢刀猛刺终于杀死了巨解自己也因此献出了生命人们闻讯纷纷驾舟下洱海四处捞救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习俗其龙舟系用大型木船装饰而成分为黄龙、黑龙两种每艘龙舟载水手60人竞渡时岸上的锣鼓声、

6、鞭炮声、观众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支雄壮的龙舟竞渡交响乐 page 8、龙舟胜地之八:云南德宏:据唐书中宗纪载:云南傣族英雄岩红窝秉性刚直专为穷人打抱不平因不满强权专制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而死德宏州地区傣族百姓为祭祀他于每年五月五日那天划龙舟游弋龙川江上以示与英雄岩红窝在一起的立场后遂成为傣族群众龙舟竞渡的习俗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

7、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几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

8、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

9、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

10、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

11、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

12、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

13、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

14、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

15、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