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5817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子散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诸子散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诸子散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诸子散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诸子散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子散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子散文1(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各家代表人为谁?,先秦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 问题:诸子散文是文学作品吗? 就本来的意义说,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同历史散文一样,多少不等地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从文化史的意义来说,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所不可忽视的。,诸子散文的发展,诸子散文发展的

2、三个阶段,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1)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畅所欲言,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2)在文风上:诸子散文勇于言辩,气势充沛,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3)在语言上:诸子散文都十分讲究文采和修辞,善于取譬设喻,大都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4)在文体发展上:诸子散文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第二节,论语,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为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

3、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1999年10月9日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一、孔子及 论语,孔子及其夫人亓q 官氏楷木像 据说这是子贡手刻的,右边长胡子的是孔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传为唐吴道子画, 清人改画并刻碑, 现藏曲阜孔庙。,孔子燕居像 明,佚名,曲阜 孔府藏,三圣图 中为孔子,颜回、曾参 侍立两侧。明代前期作品。 曲阜孔府藏。,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二、论语的思想内容,1、政治思想 “礼” 和“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

4、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等内容。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论 “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 “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

5、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歧孟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论 为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教无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6、如乐之者。,论尽善尽美 八佾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诗经 颜渊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三、论语的文学价值 1、 论语在取象用象上自然多变,不着痕迹地融化在叙说、议论、评述、感叹中,并能赋予简单凝练的意象以多重的丰富内蕴。,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箩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2.论语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个性、

7、有血肉、有多重性格侧面、有七情六欲的灵气活现的孔子形象。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3、言简意赅,朴素生动,富有哲理和感情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4.论语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简单的故事,反映了孔子与他人的关系,展示了一系列人物的性格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

8、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的流传,西汉孔安国有古文论语训解,西汉张禹注鲁论,称张侯论。定州简论语。东汉有熹平石经论语和东汉郑玄论语注。 魏何晏等论语集解,梁代皇侃有论语义疏。唐有敦煌写本,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有论语集释,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三节,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家

9、庭贫困,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之门人,其学术渊源,与孔子一脉相承。 战国中后期,孟子是儒家八派之一,地位并不高,唐以后逐渐受推崇,元文宗时被封为“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一、孟子及孟子,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孟子今存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每篇又各分上、下。,孟子,史记孟子列传,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

10、、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二、孟子的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核心:施仁政、行王道 仁政与王道的内容:反对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举贤任能,加强文教德治。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省刑罚,薄赋税,制民恒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11、;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2.哲学思想:性善论,良知论,3、君民关系: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挑战君主的绝对权威,4、人格追求: “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论人的人格之美,

12、以尧舜为榜样,以“大丈夫”为基本准则。人格高尚者,称之为“大人”,以“大丈夫”为人格之尊者。,5、论人才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诗论 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思想意志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起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3、”即,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言养气: 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即,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备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此说被后人广泛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三、孟子的文学价值 1、长于论辩 善于捕捉要害概念,把目标集中在所确定的论题上层层剖析。(如“齐桓晋文之事”中论“不能”和“不为”)见150页 抓住要害问题故意加以强调,甚至故意张大其辞,使观点对立

14、尖锐化。(如:“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对事理的透辟掌握和有力的逻辑论证。例如:,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官职名,掌禁令、狱讼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2、善于譬喻 用喻丰富、广泛、恰切而自然,如“不为”与“不能”。 把比喻组织到论说当中,成为论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鱼我所欲也”165页和“以羊易牛”150页。 不陈述作者的观点,直接用比喻性的形象说明道理。如“以梃杀人”和“五十步笑百

15、步”。,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3、气势浩然的文风 文采华赡,清畅流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很富于鼓动性。 文以气为主,气盛则言宜。 孟子之“养气”。 至大至刚的“大丈夫之气” 人格自尊、理论自负的主体精神的体现 居高临下,从容自如,左右逢源 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 鲜明的节奏,整齐的

16、形式 正反对比,铺排重叠,四.孔孟之别,1、孔子:宽厚谦和 温、良、恭、俭、让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bin )言,唯谨尔。,孟子:刚直不阿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 (尽心下) 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对出仕入世、退隐出世的选择和态度 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谨小慎微,通权达变。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克己复礼。 孟子:独行其道,坚持不退让,狂放豁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阳货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義,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