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5760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2015版第一章剖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大理论成果,1,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3,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5,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

2、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 它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6,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强国之路,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革命派在太平天国后期,主张办工业、开矿藏、兴银行,主张“请富者准予雇工”,对穷人“以令作工以受其值”,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8,以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

3、官员的强国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编练新军,创办学堂。,张之洞和他创办的汉阳铁厂,9,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思想家严复主张系统地学习西方,以开民智。,10,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孙中山,孙中山手迹,1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阶级基础: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由此壮大起来。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60万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2,第一节 马克思主

4、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3,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进一步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写入党章,党的幼年时期,党七大,党十六届中全会,遵义会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

5、客观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遵义会议地址,15,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

6、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17,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18,.,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19,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胜利实现。,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1、毛泽东思想,20,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21,19

7、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2、邓小平理论,22,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走和平发展道路,24,讨论,毛泽东思想 why (时代背景、原因、条件) what

8、(形成过程或发展阶段、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how(历史地位) 两者的关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命题提 出 科学内涵 历史进程 (主题) 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概括和总结中国经验,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中国经验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毛泽东思想

9、、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指引事业胜利;提供精神支柱;倡导了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 形成和发展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 思想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 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

10、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理论;活的灵魂,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革命和建设的指南;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 形成和发展(几个标志) 体系和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放的世界;历史条件: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其他

11、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长期的指导思想,3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 形成和发展 体系和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历史经验: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世情: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国情: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党情: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集中概括;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等等。,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萌芽、初步提出、成熟(纪念建党80周年讲话)、继续发展,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形成依据(背景) 形成和发展 主要 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现实基础: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

13、兼顾是根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重大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16大以来,3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4,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