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5215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教学及案例研讨,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汤振纲,一、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诗歌的文体特征,“精致的讲话” “浓缩的讲话” “巧妙的讲话” “陌生的讲话 ” “个性的讲话”,从词源学角度看,诗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精致的讲话” 。poetry,所谓“精致”,从内容上来理解,就是凝练、概括、浓缩、以小见大。或言之,诗歌是“浓缩的讲话”。 例: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北岛生活:网。

2、,从语言形式上来理解,所谓“精致”,一方面是精心的选择安排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营造意象,也可谓“巧妙的讲话”。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精致,也可以理解为少见,稀罕,陌生,与众不同,或可为:陌生的讲话。诗歌的语言跟日常生活的语言不同,诗歌的语言要给读者以阅读的陌生感和阻拒感。诗歌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建构。是对普通语言的系统歪曲。 例:咏物诗 “ 日里忙忙碌碌,夜里茅草盖屋。” 啥?豆也,满面花,雨打落沙,蜜蜂错认家,荔枝核桃苦瓜,满天星斗打落花。 延长悬揣的时间,延长感觉的时间。,陌生化一方面是使接受者对事物

3、的感觉陌生化,另一方面,也是对语言形式本身的陌生化。 例:洛夫的诗: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 “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雪莱说:诗歌是“相像的表现,是幻想和情感的白热化”,甚至有些理论家说:诗歌就是情感,就是诗人在孤独的时刻自己表白自己,所有的诗歌都具有自言自语的性质,雪莱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寂寞的灵魂”。可见,诗歌非常强调自我表现和个性表现。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延伸 诗歌是极具“个性的讲话。”,二、诗歌教学的目的,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它就伴随着人类运用语言而产生了,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后来才

4、逐步独立。,我国是古老的诗之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之传统,我国古代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诗歌的教育作用。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论语集注中解释“兴于诗”) “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

5、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王夫之船山遗书 俟解 ),以上这些论述都说明诗歌的社会作用,它能净化人的灵魂,(荡涤其浊心),能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震其暮气),变成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进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纳之于豪杰,期之以圣贤),可见,诗歌在感情教育、道德教育、语言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要重视诗歌教学,充分发挥诗歌的教育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目的有如下四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目的,1、了解和掌握诗歌的一般特点和基础知识,提

6、高文学修养。 2、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情和高尚的品德。 4 、发展联想、相像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三、诗歌教学的内容,(一)诗歌的意境分析 (二)理解诗歌的构思 (三)诗歌的语言分析 (四)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分析,(一)诗歌的意境分析,诗歌创作所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是意境,评判诗歌的重要审美标准也是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新奇独特的意境创造,人们读之就会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其艺术生命力。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

7、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主要特征。,诗歌意境的构成因素很复杂,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教学诗歌要引导学生从意境入手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具体可以分为1、诗歌的意象分析。2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意象分析:什么是意象,意是心意,象是物象,说得简单些,就是意加象。心意与物境的完美融合,才可能有诗的意境美。所以,意象,既可以是意加象,又可以是意之象。它是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艾青认为:“意象是纯感官的,意象是具体化了感觉。”这也就是说,意象是一种用感官可以感知的感觉的具象表现。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应该有区别。诗歌中的形象是整体的,宏观的情感具象,诗歌中的意象是具体的

8、局部的感觉表象。要分析诗歌的形象,进而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就必须从意象分析入手。,意象的类型,(1)描述性意象。也称直射型意象。感情被物象渗透,物象直射处感情来,或者是用直接明白的比喻物使抽象的情思具体化。 例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个描述性意象,渗透着诗人一片洋溢着生命美的朝气蓬勃的感情。,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也是四个描述性意象构成,却渗透的是一种阴冷、荒寂的情感。,现代诗人严阵山坞写月夜山坞“花的墙。花的院。花的山径。整个山坞都睡着了,月色,梨花,是它的梦。” 六个意象的组接,充溢着幸福温暖的

9、情感。李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春草明喻离恨,形象的揭示出诗人绵延无尽的去国失家之恨。,拟喻性意象,这一类意象与描述性意象不同,描述性意象的心意总是渗透于物象的表层(语言层面)。而拟喻性意象是把情思自身虚拟为人或物,使它有光,有色,有形,能言,善思,会动。也称折射性意象。或暗喻性意象。,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拟喻为能够喧闹的景物,藉以暗示红杏盛开,蜂蝶纷飞的景象,以显示春色正浓的情致。“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如此,一个绿字,使春风拟人化为活的有生命的物象,所谓生气灌注,既是如此。,再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里写他自己“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10、。将时间隐喻为“河流”,把“苦难”隐喻为波浪,以河流里浪涛把我“吞没而又卷起”这一隐喻的具象表现来暗示漫长的岁月里苦难不时在折磨“我”。,(2)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仍然要通过诗歌的画面,形象来把握,如以意为主的诗歌,即直抒胸臆的诗歌,就要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以境为主,即托物言志、寓情于景、间接抒情的诗歌,应当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所描绘的画面,然后由景入情,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

11、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的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直接抒情,分析这类诗篇,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景色画面,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思想,并寻求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脉搏。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意为主的诗中,常有形象,以境为主的诗中,也必有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写景状物,景、物必然附着着诗人的感情色彩,只不过或隐或显罢了,这就是所谓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纯客观的写景是没有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意与境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分析诗歌的意境时,绝不能将二者割裂

12、开来去机械地分析和理解。,二、理解诗歌的构思,“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赫列士特语)。这是说诗人常常不按事物发展的逻辑过程,而是按照情感跳动的脉搏来结构画面营造意境的。 即使是叙事诗,在叙事过程中也往往抒发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情感,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受着诗人情感发展的制约。,诗歌没有构思,没有结构? 诗歌有构思,有结构,情感脉络和思、理、情、志交融一体,所以,诗歌的构思和结构显得更为复杂。 但我们依据情感线索,仍然能够梳理出诗歌的结构图谱,分析诗歌的结构,一是分析诗歌的抒情线索,例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全诗共33节,分为五章,以诗人回延安看“母亲“,以对母亲延安的深挚感情为抒

13、情主线贯穿始终,从诗人初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到追忆延安的养育之恩,再到亲人欢聚的场面和延安七年来的发展变化,最后歌颂延安对革命的贡献,这几幅生动的场景始终被这条抒情主线贯穿,从而串接剪辑成为一段水乳交融的情感画面。如果离开对诗歌抒情主线的把握,我们对诗歌结构的分析必然会流于片面。,其次,分析诗歌画面的组构艺术和组合方式。,有的诗中是一幅画面的,要讲清一幅画面各个点像之间的调配组合的艺术。有的诗有几幅画面的,要讲清几幅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研究画面之间的结构艺术。常见的画面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有:,(1)并列式。如天净沙 秋思。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的四幅画面:“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

14、喊”“我们对着森林喊”“我们对着大海喊”,是并列式排列的。它们之间并无先后因果之间的联系。是诗人深情寻找的声音和足迹。,(2)扩展式。几幅画面逐层扩展,创造了诗的广阔意境。如一月的哀思第二章,以“车队象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为主旋律,利用文字的音乐性和意象的扩展性,由一个点像逐层扩展,创造了一组画面:“我伫立在长安街头,在苍茫的暮色里等候灵车的画面万民伫立在长安街头,天安门广场等候灵车的画面全国工人、农民、战士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悼念总理的画面五大洲三十亿革命人民同声悼念周总理的画面。画面四层扩展,造成了诗的意境的无限延伸,使诗的感情更显悲壮、深沉,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

15、体现了诗章独特的构思艺术。,公园里 (法)普列维尔,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爱情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3)对照式。把两种根本不同的情与景,对立统一于一幅画面之中,形成鲜明的对照,或把两幅画面对照着写。前者如春鸟,写鸟能活泼自由地歌唱,与我的喉头锁着链子,有歌而不能唱形成对照。后者如闻一多的静夜有的人,以墙内尺方的和平幸福的画面与墙外世界的战争和不幸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4)拟物式。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周振中。,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 尊 巨 大 的 磨 刀 石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三、诗歌的语言分析,诗

16、歌的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音乐美和画面美。这是诗歌语言区别于其他文学类文体的一个重要标志。,(1)分析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音乐美的标志是节奏、韵律和声调,这三者构成了语言的旋律。它们和诗的内容相结合就构成了诗歌的旋律系统。是诗人用以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使人朗读时抑扬顿挫,听起来悦耳动听,而且反映了诗人创作时的内心感情的起伏变化。 分析一首诗的语言的音乐美,就要分析一首诗的语言如何按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需要,选择适于表达情感的音韵,安排平仄声调和快慢节奏,使诗歌的情感有逻辑发展的旋律感。,例如蜀道难,作者为了表达惊心动魄、令人生畏的情感,采用“先”(言前)韵和不协调韵的尾声,造成和谐中又不和谐的感觉,节奏主要是三顿四顿,又掺用杂言,使人感到平中又有不平,有急有缓,有起有伏,使人有铿锵入耳又不稳定的感觉。诗的开头用“散板”的形式出现,直抒胸中激情:“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