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4814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nrds管理指南201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3版),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 张悦,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RDS in Preterm Infants-2013 Update Sweet D, Carnielli V, Greisen G, et al. Neonatology, 2013, 103(4): 353-368 中华儿科杂志,2014年10月第52期第10卷,2007 2010 2013,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RDS in P

2、reterm Infants-2013 Update Sweet D, Carnielli V, Greisen G, et al. Neonatology, 2013, 103(4): 353-368 中华儿科杂志,2014年10月第52期第10卷,2007 2010 2013,概述,更新包括了自2010年以来Coehrane系统评价和医学文献中的最新证据,并采纳了一种新的证据评估分级系统(GRADE)。 以往关于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推荐目前拥有了更坚定的循证依据。 对产房复苏、稳定生命体征等内容进行较大扩充。 生命体征稳定后的氧疗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在获得更多的

3、证据之前,血氧饱和度的目标范围不应低于90。 支持治疗对于超早早产儿仍然极为重要。,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及肺组织结构不成熟所致,主要见于早产儿,但足月儿也可发生。自然病程为出生时或生后短期内发病,生后2 d内进行性加重。 临床表现: 气促 呻吟 青紫 进行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三凹征,呼吸窘迫综合征(RDS),X-线表现: 4级 I级:两肺野透光度减低,可见均匀散在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 II级:支气管充气征 III级:两肺野透光度减低,心缘模糊,膈缘模糊 IV级:“白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由于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超早期持续气道

4、正压通气(CPAP)治疗,导致RDS的具体定义更加困难。 Vermont Oxford新生儿协作网对新生儿RDS的定义为:吸室内空气时患儿血氧分压(PaO,)50 mmHg(66 kPa),并伴有典型胸部x线表现,,2010年欧洲新生儿协作网的数据显示RDS发病率 胎龄2425 周为92 胎龄2627周为88 胎龄3031周为57 近年来大型临床试验表明胎龄2629周患儿接受早期CPAP治疗后,约有50无需气管插管或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RDS的防治目标,尽早干预 尽可能提高存活率 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产前预防 产房复苏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 复苏后用氧 无创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败

5、血症的预防性治疗 支持治疗,一、产前预防,1应将存在极早早产高危风险的孕妇转运到具有诊治RDS经验的围产中心(C)。 2对所有孕2334周存在早产风险的孕妇应给予单疗程产前激素治疗(A)。 3再次出现早产征象时,如果距第1个疗程产前激素治疗超过23周且胎龄33周可给予第2个疗程治疗(A)。 产前激素治疗的最佳时间是距分娩24 h至7 d内,超过14 d则疗效降低。,一、产前预防,4对未足月接受剖宫产的孕妇也应考虑产前激素治疗(B)。 5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降低早产风险(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导致新生儿NEC的可能。 6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应考虑短期保胎药治疗,以争取时间完成

6、一个疗程产前激素治疗和(或)将孕妇安全转运到围产中心(B)。 对先兆早产孕妇使用硫酸镁可以降低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 对既往有早产病史及宫颈过短的产妇进行孕激素补充治疗可以延缓早产的发生。,二、产房复苏,1尽可能延迟钳夹脐带至少60 S,同时将新生儿置于低 于母亲的位置,促进胎盘一胎儿输血(A)。 红细胞压积 后续输血 NEC发生率 脑室内出血发生率约50。,二、产房复苏,2复苏时应使用空氧混合仪控制吸氧浓度。生后应在患儿右手使用脉搏血氧仪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复苏初始吸入氧浓度控制在2130,之后根据脉搏、血氧情况进行调整(B)。 目前已明确,使用100纯氧进行复苏与使用空气进行复苏相比,前者

7、会增加足月和近足月新生儿病死率。 100纯氧对早产儿可能同样有害。 3对存在自主呼吸的患儿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塞给予CPAP复苏,压力至少设定在56 cmH,O(A)。,吸氧导管或氧气面罩 气流充气式气囊 自动充气式气囊 (不能用于常压给氧) T组合复苏器,二、产房复苏,4气管插管仅用于经面罩正压通气无效的患儿。对需要插管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患儿应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5产房复苏时应将胎龄28周早产儿置于塑料袋中或包裹在塑料薄膜中并置于远红外辐射台,减少低体温发生风险(A)。 6新生儿复苏时置于远红外台上,应在10 min内实现伺服控制,避免过热(B)。,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PS的制剂,人工

8、合成的(无蛋白) 天然的(来自动物肺组织)产品,PS的剂量,固尔苏初始剂量200 mgkg治疗RDS效果优于100mg/kg固尔苏或贝拉康坦(A)。 一项随机试验表明两剂效果优于单剂, 一项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研究发现三剂与单剂相比可以降低病死率(13比21),降低肺气漏发生率(9比18)。 传统标准治疗方法是:PS+MV (INSURE)技术:插管+PS拔管CPAP 减少机械通气, 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PS的治疗,1对RDS患儿应使用天然制备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 2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策略应标准化,但是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在产房开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如未接受产前激素

9、治疗的超早早产儿或者需要气管插管复苏的患儿。 3对RDS患儿应尽早开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胎龄030 胎龄26周FiO2040,PS的治疗,4固尔苏初始剂量200 mgkg治疗RDS效果优100mg/kg固尔苏或贝拉康坦(A)。 5考虑使用INSURE技术。对较成熟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通常就能够拔管使用CPAP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但临床医生必须判断患儿是否能够耐受。 6如果存在RDS进展的迹象,如持续需氧或机械通气则应给予第2剂,甚至是第3剂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四、复苏后用氧,1接受氧疗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应控制在9095 (B)。 85%-89%相比9095 第

10、一个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低血氧饱和度组存活患儿ROP发生率降低一半,但是病死率上升4。 通过对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BOOST试验中共2 631例早产儿的数据进行中期Meta分析证实了这一发现,但是只有胎龄27周的患儿病死率上升。 2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应快速降低FiO2,避免出现血氧高峰(C)。 3应避免患儿出生后血氧饱和度(SaO2)的波动(C)。,五、无创呼吸支持,1对于所有RDS高危新生儿,例如胎龄30周而无需机械通气,应在出生后立即开始CPAP,直到临床情况好转并平稳(A)。 2CPAP设备并不重要,但应使用较短双鼻孔塞或面罩,起始压力应设定在至少6 cmH2O,之后CPAP压力取决

11、于患儿临床病情、氧合和灌注情况(D)。 3RDS最佳治疗方案是在CPAP同时尽早开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 4NIPPV可以减少CPAP无效患儿拔管失败的风险,但NIPPV与CPAP比较可能不具备明显的远期优势(A)。,六、机械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策略,1其他呼吸支持治疗无效时应使用机械通气(B),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B)。 2应使用目标潮气量通气以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BPD发生率(A)。 常频通气模式下平均气道压力67 cmH2O, HFOV持续肺扩张压89 cmH2O时一般能成功拔管。 对于极早早产儿,延长一段时间低频率机械通气并不能提高拔管成功率。,3高频振

12、荡通气可作为抢救性治疗(B)。 4撤机过程中可允许中等程度高碳酸血症,但需保持pH722(B)。 5低碳酸血症会增加BPD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风险,应避免发生(B)。,机械通气,6咖啡因可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并能促进撤机(A)。咖啡因也可用于存在需要机械通气风险的患儿,如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支持的出生体重1 250 g的患儿(B)。 出生后10天内开始应用,首次负荷量为20 mg/kg.d,以后5 mg/kg.d维持,可酌情持续使用至PMA34周 7对机械通气12周后仍不能拔管的患儿可使用短疗程低剂量或极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促进拔管(A)。,机械通气策略,(一)咖啡因治疗 咖啡因治疗应作为极早

13、早产儿RDS常规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BPD发生率。 该研究将2 006例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随机分组,在出生后10 d内开始分别给予咖啡因和安慰剂,并持续给药直到临床医生认为可以停药。结果发现咖啡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平均提早l周撤机,并且BPD发生率显著降低:随访18个月同样显示咖啡因组预后得到改善,患儿病死率或神经系统残疾发生率降低,脑瘫和认知落后发生率降低。随访第5年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时也没有出现负面影响。,机械通气策略,(二)可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尽管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可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能改,但是可允许性高PaCO,水平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已

14、用于临床。 该方案所允许的pH水平:5 d之后为720。,机械通气策略,(三)出生后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可以有效促进拔管,降低BPD发生率,但存在明显的远期不良反应,包括出生第1周内使用激素会增加发生脑瘫的风险。患儿发生BPD的风险越大,激素治疗越有可能利大于弊。目前不推荐超早期和大剂量激素治疗。 2010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对出生12周后仍依赖呼吸机的患儿可考虑使用低剂量地塞米松02 mg(kgd)治疗。 地塞米松005 mg(kgd) 氢化可的松潜在不良反应更小,七、败血症的预防性治疗,1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RDS患儿直至排除败血症,但应尽可能使用窄谱抗生素并缩短疗程。常用方案包括青霉素或氨苄青

15、霉素联合一种氨基糖苷类(D)。一旦排除败血症应立刻停用抗生素(C)。 2在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的中心,推荐对出生体重1000 g或胎龄27周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出生后第1天开始给药,每次3 mgkg,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八、支持治疗,(一)体温、液体和营养管理 1应始终维持体温在365375(C)。 2患儿置于暖箱时,起始静脉补液量应为70-80ml/(kgd),极度不成熟患儿可能需要更多(D)。 3应根据血清钠水平和体重丢失情况调整补液量(D)。 4出生后数天内应限制补钠,尿量增多后逐渐开始补钠,同时密切监测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水平(B)。 5应在生后第1天开始肠外营养以避免生长受限,如

16、果耐受良好,应快速加至蛋白35 g(kgd),脂肪乳剂30 g(kgd)(C)。 6应在出生后第1天开始微量肠内喂养(B)。,八、支持治疗,(二)血压、组织灌注的维持及动脉导管开放的治疗,八、支持治疗,1如果确定存在组织灌注不良,应积极治疗低血压 2血红蛋白水平应维持在正常范围(D)。推荐接受呼 吸支持治疗患儿的血红蛋白阈值在生后第1周为120gL,第2周为110 gL,之后为90 gL。 3消炎痛和布洛芬治疗PDA效果相同,但布洛芬较少引起一过性肾功能衰竭和NEC(A)。,九、其它,1妊娠39周前不应对低危产妇进行选择性剖宫产(B)。 2吸人一氧化氮治疗早产儿RDS无明显效果(A)。 3肺表面活性物质可用于改善肺出血患儿的氧合,但可能不能改善远期预后(C)。 4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BPD患儿只有短期效果,因此并不推荐(C)。,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