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540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7 陈情表预习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一、认识作者姓名李密字令伯朝代晋籍贯四川彭山县生平简介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虽从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学,师从于谯周门下,博览五经。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蜀亡后,李密曾以奉养祖母为由,谢绝晋邓艾之请,辞不出仕。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为竉络蜀汉旧臣,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以照料年迈祖母为由,作陈情表上书晋武帝,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得晋武帝恩许。后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主要作品陈情表作品风格情真意切二、文本知识1.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

2、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2.背景资料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

3、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忠,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侍奉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武帝览表,赞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华阳国志),密遂得以终养。三、字词归纳1、字音辨认祚薄( ) 逋慢( ) 床蓐( )终鲜兄弟( ) 闵凶( ) 陨首( )优渥( ) 期功强近( ) 矜育( )拔擢( )

4、盘桓( ) 茕茕孑立( )2、通假字(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4)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舅夺母志古义: 今义: 强取,抢 (2)九岁不行古义: 今义: 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 今义: 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 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 今义: 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 今义: 身心劳苦4、一词多义薄(2)息 (3)寻(4)除(5)行(6)矜5、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5、1)则刘病日笃 (2)夙遭闵凶 (3)猥以微贱 (4)愿陛下矜悯愚诚(5)无以终余年(6)谨拜表以闻(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6、文言句式而刘夙婴疾病 _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_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_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_臣具以表闻 _ 四、内容探究1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 2“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文中几次说到类似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贬低自己的话?是不是有什么言外之意? 3若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你觉得好吗?参考答案:三、字词归纳1、字

6、音辨认zu b r xin mn yn w j jn zhu hun qin2. 通假字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通“褥”,垫子 “有”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3.古今异义强行改变 不能走路 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指优秀人才成人自立 申诉(苦衷) 辛酸悲苦4、一词多义 形容词,浅薄 动词,迫近 形容词,少 动词,轻视名词,子 动词,叹息 动词,休息 名词,气息 副词,不久 动词,寻找 动词,授予官职 动词,清除、去掉 动词,经历 动词,走路 动词,怜惜 动词,自夸 动词,怜悯5、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凶丧之事

7、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形容词用作名词,诚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6、特殊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四、内容探究1提示: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

8、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2提示:李密这些话都是真话,而且也是非说不可的。古代的名士在政权更迭之际往往被逼表明政治态度,并与统治者合作,否则往往会被认为别有用心,招来杀身之祸。在晋王朝建立的前后,掌权的司马氏更是以此为由杀戮名士。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误会,他确有必要郑重声明,自己并不是讲究什么名节,完全是因为祖母尚在,需要照顾。事实上在李密一再推辞任职之后,已经出现了“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严重局面。所以赶紧上表陈情,恳切地再三声明自己之所以一再推辞的理由,以免遭杀身之祸。3提示:不好。因为: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