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4438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规划与应用汇总.(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规划与 应用,一 景观规划的原则,方向,思考点,三 城市景观规划,四 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五 景观规划的应用及生态学意义,二 乡村景观规划,一 景观规划的原则,方向,思考点,1: 景观规划的概念,景观; 景观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 ,后来景观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的任何地表形态,常用风景、风光、景色、景象等术语描述. 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它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并且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最初的景观规划只是服务于园林设计与建筑的一个环节,关注的是某一片直接与居民日常

2、生活、生产等活动密切相关的区域内各种土地的利用方式、空间布局、不同风格建筑的搭配以及区域整体和局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2:景观规划方向,生态绿化为主旋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再现自然生态成为园林绿化的主旋律。 重现并恢复自然景观-在营造景观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维护,恢复,重现自然景观 游憩方式的转变-人们渴望拥有自然,在游憩中拥有野趣的愿望日益迫切,游憩方式也有所改变。,3: 景观规划思考点,尊重自然,尊重现状,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在创造。 以人为本,在不消弱自然生态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 营造景观时,在满足植物生长习性的同时,还要体现的地域特色。,4:原则,1:水

3、源地的保护遵循恢复生态原理,修复与重建水系。 2:注重自然,生态优先 3: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4:注重历史文化修复与保护当地的历史与地域文化,植物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这也就说明在景观规划时必须按项目所在的气候带,植被带及现场环境条件,再根据项目的性质按照植物景观的四性来设计,植物景观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景观规划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基础,没有科学性,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科学性的核心就是要符合自然规律。,艺术性:植物景观规划同样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广州中山纪念堂两侧的白来花,文化性:文化

4、性历来是规划的灵魂,植物景观规划也不例外,除了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以外,还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植物景观具有文化氛围。,实用性:植物景观规划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景观的生态功能,保健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等几个方面。,二:乡村景观规划,1: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看,乡村景观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

5、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 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 从特征上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2:乡村景观规划概念,是指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对乡村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保护乡村景观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综合规划,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其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乡村景观的功能,生产生活功能:为自身提供生产或生活所需的产品 生态服务功能: 它是一个有

6、序、复杂、开放的大生态系统 文化维系功能: 其社会具有明显的社区特征,即各组成员间具有比较一致的生活方式和较为认同的意行为,且彼此熟悉,还有较为近的亲缘关系等 美学功能: 他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复合体,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美学价值,5种景观生态建设类型,1:湿地基塘体系景观模式,:2:沙地田、草、林体系景观模式,3: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络体系景观模式,:4:南方丘陵区多水塘系统景观模式,5:黄土高原农、草、林立体镶嵌景观模式,三: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

7、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并体现、控制、引导城市物质建设风尚,促进城市景观体系的良好形成。,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活动和活动中的人这三个方面。从城市景观的控制理论与研究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城市景观分为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个方面:,1城市中的活动景观 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公共活动是城市灵魂的体现。倘若城市中没有了人们的活动也就变成了废城。城市中公共空间和各种场所的设置,其目的就是为了市民的使用和活动。,2.实质景观指的是社区和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以及道路等社区各项功能设施的总体,它表现为静态的“物”。,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加坡良好的城市景观首先得益

8、于城市道路绿化的成果,从空中鸟瞰新加坡,映入眼帘的是绿色街道构成的城市交通网络。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新加坡市区的主要道路均已形成林荫大道,行道树排列整齐,浓荫避日,使街道成为城市中的绿色走廊。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道路绿化规划科学完整,确保道路绿地比例和行道树生长空间,为行道树创造良好的立地生长条件,二是道路节点结合自然地形和街头公园、绿地广场、停车场布置,并且政府组屋底层一般架空,视线通透开敞,道路绿化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三是道路绿化植物品种多样,色彩丰富,加之护坡、过街天桥等垂直绿化,形成了优美的立体空间景观,新加坡公园体系由区域公园、邻里公园和公园串联网络组成,规划人均公园

9、绿地面积8平方米。根据城市设计的要求和人口分布的状况,新加坡在八十年代增加海岸线、沙滩、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创造热带岛屿的环境。在城市中心区,区域公园、邻里公园、绿地广场布局均衡,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景观,而且满足了人们聚会、休闲、锻炼等活动的需求,植物园、动物园、裕廊飞禽公园等专类公园则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创造了市民喜爱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新加坡金融区位于城市中心区新加坡河入海口,高层建筑林立,成为新加坡现代城市的标志。金融区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并与周围不同高度的建筑相配合,形成高低起伏有流动感的景观轮廓线。金融区域内分布了许多小公园、林荫道、街头绿地。沿海区域

10、辟有大面积的绿化空间,这使得城市内部绿化空间与海水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柔和的过渡,与高层建筑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景观效果。站在莱佛士海滨大道,跨越海面,看到的正是一个卓越的热带城市!景观设计,人文景观,新加坡的相关法律对随地吐痰或口香糖作出详细规定,对违法者,第一口将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第二口则将罚款2000新元,第三次或更多次违反条例者,则将面对最高5000新币的罚款。 良好的城市风貌不仅仅与城市的景观设计有关更与民众的素质,城市的风貌有关。,部分好看的城市景观图景,总结,新加坡市区建设的成果证明城市设计理论对建设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城市城市规划和园林绿化工作应借鉴新加坡

11、城市建设经验,引入城市景观设计概念,将更多的城市早日建成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四: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1、自然保护区的目标,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使其免遭退化,破坏和污染; 2.保证生物资源的永久利用; 3.保存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资源和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4.保留自然历史遗迹和地理景观;,2: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景观生态学理论中一般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三个功能区:核心区 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的精华所在, 是被保护物 种和环境的核心, 需要加以绝对严格保护, 一般将典性的森林植被和濒危动植物资源, 认为干扰少, 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的区域化为核心区

12、 根据景观生态学规划原理, 核心区的面积一般不得小于自然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一。,缓冲区是指核心区外围为保护 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造成影响和干扰所划出的区域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缓冲区的建立可根据边际效应影响程度来确定, 缓冲区的设立应遵循以下两点:一是到每一个核心斑块的距离不低于某一特定值, 二是缓冲区应该覆盖所有的斑块, 我国规定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宽度不应低于500平方米,实验区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可进行多种科学实验的地区 它为核心区提供良好的缓冲条件, 同时可开展科学实验 科考 珍惜动植驯养繁殖 多种经营及生态旅游活动。,3: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1) 自然优先原则:进行自然保护区

13、的规划建:设, 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维系保护,保护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 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景观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基础。,多样性原则: 景观中斑块多样性 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构成了景观空间结构复杂的异质性 维持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的异质性, 就能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 持续性原则: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立足于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持改善, 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综合性原则:景观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是自然

14、与文化的复合载体, 这就要求景观生态规划必须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出发, 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 使保护区的景观结构、 格局与保护区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谋求社会、 经济、 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以达到景观的整体最优化利用。,四:景观规划的应用及生态学意义,景观规划的应用,景观规划的应用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如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生物生产,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等领域,景观规划的生态学意义,通过景观规划的组织与设计改进地区的气候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供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条件,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环境生态性的措施,环境与景观的设计多偏重于艺术方面 将景观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建设手段 高度重视城市绿色空间与景观的规划设计 景观的改进还需从整体环境景观入手,加强城市环境周边的绿地建设,在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有机平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