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87呐喊自序教例评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415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87呐喊自序教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87呐喊自序教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87呐喊自序教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87呐喊自序教例评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呐喊自序教例评析87.逆析 呐喊自序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这是李真微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7期)教学程序:一、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脉络。二、顺向分析分析第一部分,仍按课文思路抓住时间的顺序往下理。这一部分主要是记叙作者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经历,顺着读下去条理清楚,浑然天成。三、逆向分析1.读全文的结尾段。教师提问:读过这段话,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学生回答:两个。一是为什么竟将小说结集付印?二是为什么称之为呐喊。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逆推一段,找到问题一的答案:结集付印主要是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又上溯一段,找出问题二的答案:未能忘怀当日自己寂寞的悲哀;慰藉猛士,使他们

2、不惮于前驱;不愿以苦的寂寞传染给青年,所以要呐喊。(这样,阅读就上溯了三个自然段。)2.教师提问:鲁迅过去不愿写是受什么思想支配,后来接受了朋友们的哪些意见和观点?学生上溯一层,从“假如一间铁屋”段中找出“不愿写”的两个原因:认为黑暗的旧社会无法摧毁,认为觉醒之后的人们死得痛苦。接着又找出:鲁迅在朋友们启发下,认识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而“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样,阅读就又上溯了三个自然段。)3.教师继续开掘:在这以前鲁迅先生不是感到很寂寞吗?既然如此寂寞,又为什么这样容易奋起,一触即发呢?引导学生上溯到他产生寂寞的原因:他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狂热和认识的简单,看到了革命的复杂性和

3、艰巨性。他一面确有消沉,一面又冷静下来,更深刻地分析,寻找革命之路,终于一发而不可收。评 析阅读课课堂教学艺术主要从三个要素上表现出来,一是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手段,三是教材处理。此教例在教材处理上显现出艺术功力。教材处理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顺向处理,二是逆向处理,三是选点辐射,四是跳跃前进。此教例采用了逆向处理的艺术方式。逆向处理教材,需要教师深厚的阅读功力:精确地理解教材,洞悉文章的“文路”。逆向处理教材,需要教师高超的策划水平:从教材中牵引出可以形成教学步骤的内容,设计成课堂教学的“教路”。我们咀嚼教例中教师的几个设问,深深叹服:它们精要准确,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地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学生在教材面前,往往是不着要领;学生在难度很大的课文面前,往往是一片茫然。此教例寥寥几问,就使学生面前一片清晰,个中蕴味,值得反复品评。笔者从中悟到:不管是顺析,还是逆析,首要的是对教材的理解能够“批大隙,道大款”“游刃有余”。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夫!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