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063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的比较少。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明确呼吸系统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料、讨论合作、归纳总结等方法,说出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所起的作用。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突破。二、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

2、用。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具有了分析资料、图片的能力。然而学生心理上还存在发育的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到理性过渡的经验,对交流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题问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

3、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资料,学会自主学习。四、评价设计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那么在课堂上就要有意识的渗透进对学生呼吸系统掌握情况的评价。在呼吸系统结构方面,主要还是结合图片,观察学生能否正确填图,并且可结合自身,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相应结构的位置。在呼吸系统功能方面,还是要依靠问题来进行反馈,看学生能否利用已有的结构和分析情况来推导出相应的功能。五、教学过程学习

4、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言:科学家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人持续五周不吃饭,仍然可以维持生命,持续五天不喝水,也可以维持生命,那么你猜猜如果5分钟不呼吸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小游戏:憋气计时。总结,据科学计算人要每天呼吸2万多次,只要有生命,就必须进行呼吸,所以呼吸被誉为是生命的第一特征,可见呼吸的重要性。从本章起,学习人的呼吸。人呼吸靠的是人体的什么系统?呼吸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呼吸系统及其功能。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做“憋气”小游戏,体验呼吸的重要性。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引导学生

5、初步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憋气小游戏”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大括号形式)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阅读课本47页彩图和本节的文字。(1)填写图IV-25旁边的标注。(2)试着归纳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大括号形式)。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指导学生识图。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大约3分钟后,问问学生需要不需要小组的合作,需要的话进行合作:只解决自己不会的地方。找学生上台进行交流展示,并表述呼吸系统的组成。板书:呼吸系统组成呼吸系统的功能课本48页资料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保持空气的畅通,2.对空气进行处理:清洁(鼻毛纤毛黏液),湿润(黏

6、液),温暖(毛细血管)。自主探究:(时间10分钟)阅读课本48页资料分析,然后完成屏幕上呈现的讨论题。组织自主学习,需要合作再合作。展示交流:让学生交流讨论题,并上台在白板之上将相应的结构和功能一一对应。学以致用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 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痰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自主完成学以致用中的讨论题,完成快的自主阅读课本“食不言”的好处和声带发声。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展示交流。拓展应用结合咽和喉的结构,说说吃饭时为什么不能大声说笑,以及我们是如何发声的。自主分析课本上的资料,并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盘点知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

7、吸道的作用保证气体的_ 进入肺的气体_、_、_,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的。先自己完成,找同学交流,同桌互相说一遍。组织学生巩固课本六、巩固练习1、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A、肌肉B、腺细胞和纤毛C、喉D、毛细血管2、长有纤毛的细胞分布在()A、喉B、食道C、气管D、小肠3、你有这样的感受吗?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常常感到呼吸不畅,正确的原因是()A、气管、支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B、鼻黏膜充血肿胀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过多D、气管软骨变形,气流不畅4、小鹏的爷爷爱吸烟,小鹏想劝爷爷戒烟,他应该告诉爷爷,吸烟首先会损害人体()A、呼吸道黏膜B、血液C、肺D、大脑5、在放学路

8、上遇到沙尘暴,小明同学马上戴上口罩,而小刚嫌麻烦没戴。那么到达小明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小刚肺部的气体比较,其结果为()A、到达小明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小刚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没有什么不同B、到达小明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小刚肺部的气体清洁C、到达小明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小刚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到达谁肺部的气体更清洁6、感冒时流出的大量“鼻涕”主要成分是鼻腔内表面的_分泌的黏液,而咳出的“痰”则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中_所分泌的黏液以及尘粒和_等组成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反思生物教学提倡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师说,学生背”的课

9、堂模式。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节的教材呈现就与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十分吻合。先是结构,再到功能,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及归纳总结。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实例引入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模式展开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以用憋气小游戏来引入教学,然后再尽可能多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资料图片,结合模型、挂图、书中的插图、资料等,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其次还要重视教学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学会积极

10、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想法可以交流。在教学设计上,将知识点设计成众多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开展分析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趋动下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后,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出示情景图片,让学生谈体会,说危害,以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由教授者变为了引导者,表面上看似更加简单,但其实对于教师要求却提高了许多。第一,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表面看起来老师清闲了许多,但

11、课下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包括探究问题的设置,资料分析的处理,练习题的设置等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设置合适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必须有灵活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说,学生背”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让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并且要做到活而不乱,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第三,教师要关注所有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经常会有学生分神而脱离课堂节奏,就需要教师多给予他们关注,及时提醒。学生在教师面前是平等的,教师要多观察所有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那些暂时发展不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后,教师要起到总结引领的作用,进而使学生学会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前后贯通,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