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3877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案 晋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数以万计的河流一、单选题1.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洪泽湖【答案】A【解析】解: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属于咸水湖 故选:A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约2300个本题考查我国的湖泊,牢记即可2.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 长江B. 塔里木河C. 黄河D. 额尔齐斯河【答案】B【解析】解: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故选:B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

2、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考查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名称,要牢记3. 在初春或初冬时节,下面哪条河流容易出现凌汛()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淮河【答案】B【解析】解: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上游、下游河道在春初、冬初,封冻或解冻开河时间不一样,往往形成凌汛;受纬度的影响,发生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长江、珠江和淮河无凌汛现象,故B正确 故选:B我国有众多的

3、河流,不同河流的位置不同,其水文特征不同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的特点,牢记即可4.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完成题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中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 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C. 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D. 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答案】A【解析】解:A、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符合题意; B、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故B不符合题意; C、黄河、长江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故C不符合题意; D、长江中游特别是荆江河段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考查

5、长江、黄河的概况,要理解记忆5. 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回答题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最接近的地理分界线是()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 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 1月份0等温线D.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答案】A【解析】解: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故选: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本题考查了内外流区的划分,要理解答题6.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题一般情况下,河流R()A. 只

6、有春汛B. 只有夏汛C. 只有秋汛D.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答案】D【解析】解: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有夏讯;冬季的积雪随着春季气温升高而融化,东北地区的河流普遍有春汛;即一年有春汛和夏讯两个汛期 故选:D读图可知,河流R为东北地区的松花江,该题根据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可解答考查陆地水体,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7. 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措施有 上游退耕还林、还草中游退田环湖下游修水库拦水上游加高河堤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治理长江洪水的灾害的措施。治理降水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很多,如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中游退耕还湖等,对;长江

7、下游修水库拦水和上游加高河堤都不是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合理措施,错。所以C对,ABD错。故选C。8. 关于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B.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C. 外流河多分布于西部内陆D. 河流水最终流入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故A错误,B正确;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流河多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故C错误;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内流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故D错误。故选B。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9. 关于上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 M是三峡水电站B. D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C. 该河

8、流进的海洋B是南海D. 城市G是武汉10. 长江具有航运、灌溉和水能之利,但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是A.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B. 中下游排水不畅C. 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D. 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和中下游的围湖造田11. A河在G城流入长江,A河是A. 雅砻江B. 岷江C. 嘉陵江D. 汉江【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概况,牢记即可。读图可知,M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故A不符合题意;长江发源于D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B东海,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G是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城市武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

9、查长江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理解解答即可。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有: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故ABC错误;人为原因有: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和中下游的围湖造田,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长江的支流及城市分布,牢记即可。读图可得,A是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该河流与长江干流交汇于武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12.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流,最后注入 洋。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河。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

10、分别是A,B ,C ,D 。【答案】(1)东 太平 外流 内流(2)长江 黄河 辽河 塔里木河【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概况,熟记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是关键。(1)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如塔里木河。(2)读图,根据位置判断,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分别是:A是长江,B是黄河,C是辽河,D是塔里木河。1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17年9月组建考察组,踏上

11、寻访黄河之旅图中数字序号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1)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河段(填图中序号)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_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_(2)10月,当考察组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考察时,听到宁夏引黄古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好消息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处_地区(干湿状况),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最主要原因是_(选择填空)A土壤肥沃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D地势平坦河流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3)11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河段(填图中序号

12、)观察到凌汛现象,说明该河段凌汛形成的原因是_(4)考察组进人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选择填空);该河段接纳了_和渭河两大支流后,水量增加(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河段(填图中序号)身历其境由于该河段流速减缓,泥沙_,河床_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6)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_【答案】;水能;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落差大;干旱;B;或;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或自低纬流向高纬;B;汾河;淤积;抬高;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草、沟谷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等【解析】解:(1)黄河

13、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所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在这些峡谷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 (2)宁夏平原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宁夏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 (3)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

14、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4)黄河中游穿行于图中B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5)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故答案为: (1);水能;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落差大; (2)干旱;B; (3)或;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或自低纬流向高纬; (4)B;汾河; (5);淤积;抬高; (6)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草、沟谷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等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