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3802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52年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主要得益于()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D社会主义苏联的大力援助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史实的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政府领导人民进行经济调整,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至此,方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又提出“一五”计划,故可排除A、

2、C两项,D项过于夸大外因,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B项。2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下面内容与其类似的是()A“一个南瓜像地球,棚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大洲”B“列宁故国恨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七亿神州又奋战,垃圾堆里葬群蛙”C“大包干,最简单,干部群众都喜欢,只要能干三五年,收的粮食堆成山”D“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解析:选A。从题干“肥猪大又长”等夸张的描述中判断,这首民谣属于“大跃进”时期的产物。A项中“南瓜像地球”也是夸张,创作于“大跃进”时期。B项从“列宁故国恨

3、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判断,描述的是中苏关系恶化。C项“大包干”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项是刘少奇同志1947年在东北解放区一次干部会议上讲的,讲话大意是翻了身的农民分到了田地、牛和农具,生产积极性提高。3“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这一段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

4、度较小。从材料中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集体生活”等可判断这一段材料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4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示中央力图()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解析:选B。此题考查1960年“八字”方针。材料信息“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反映了当时我国物质十分缺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到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

5、充实、提高”八字方针,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体现。5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是()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D。材料中“社员”“队长”“一天干活真稀松”说明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积极性较差,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6、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性质解析:选D。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它不可能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的性质。故选D项。7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解析:选D。颁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个体所有制,这就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我国由此开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故选D项。8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公报传到正在日内瓦参加“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会员国谈判”会议的中国工作组,引起全场轰动,因为公

7、报内容为中国“复关”又排除了一大障碍。其相关内容是()A作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B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D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解析:选B。本题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中共十四大公报内容为中国“复关”又排除了一大障碍,这指的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A与题意不符,C是在中共十二大上,D是在中共十四大之后提出的。91993年4月1日起,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解析:选D。“粮

8、票”“油票”等各种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些票证的“谢幕”,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始,故选D。10深圳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小渔村,1999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 300美元。这主要是因为() A深圳的交通条件便利B深圳的资源丰富C深圳率先开放,政策优惠D深圳的华侨众多解析:选C。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11以引进外资为主、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特点的地区是()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沿海经济开放地带解析:选B。据教材知识可知上述描述符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12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归纳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

9、放格局的特点,以下是同学们梳理的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解析:选A。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

10、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请回答

11、:(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4分)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2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2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2分)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4分)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发展状况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运动主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中国此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以

12、看出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是不真实的;运动及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从时间上看,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第(4)问,从上述发展变化(材料一中的发展、材料二中的混乱、材料三中的发展)中可以得出结论:农业政策要符合基本的国情。答案:(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不真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3)安徽、四川。因为“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的(或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4)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

13、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言之有理可给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材料二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4、”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8分)(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8分)(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归纳总结。第(2)题,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就即可。第(3)题,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是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答案:(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2)时间:1953年。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3)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还有珠海、汕头、厦门。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