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63668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物质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1、四个量子数 (1) 主量子数(n n):电子所处的电子层。 (2) 副(角)量子数 (l l) :电子所处的电子亚层及电子云的形状。l 值受 n 限制, 可取 0,1,n-1。 (3) 磁量子数 (mm):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m 的取值受 l 的限制(0、 1 l) ,共(2l+1)个 。 (4) 自旋量子数(mms s):描述电子自旋的状态。取值+1/2 和-1/2 2、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 (1) 屏蔽效应: 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作用, 削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 吸引力,使有效核电荷数减小 (2) 钻穿效应: 外层电子钻入原子核附近而使体系

2、能量降低的现象。 导致能级 交错:如: E4s 孤对电子-成键电子对 成键 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确定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总数的方法】 11、分子轨道理论 原子轨道有效组成分子轨道的三原则: 对称性(相同)匹配原则:s-px ;s 与 py不匹配; 能量相近原则: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组成分子轨道 O2(N2): 2s-2s; 2p-2p; 2s-2px 最大重叠原理:两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成键轨道能 量越低,成键效果越好。 应用: (1)推测分子的存在和阐明分子的结构 (2)预测分子顺磁、反磁性 注:顺磁性 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在磁场中顺磁场方向排列的性质。 反磁性 无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在磁

3、场中无顺磁场方向排列的性质。 【分子轨道能级】 12、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通常:色散力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色散力、诱导力 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种类 分子 分子间力的影响因素 (1)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力越弱。 (2)取向力: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弱。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强。 (3)诱导力: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强 (4)色散力:分子的极化率越大, 色散力越强。 13、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形成条件: (1)H 原子(2)含有孤电子对并带有部分负电荷的

4、 X、Y 原子 (3)X、Y 原子的电负性要大,半径要小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的氢键存在使熔、沸点升高;分子内的氢键存在使熔、沸点降低。 (2)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和溶剂间存在氢键,则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3)液体分子间氢键的存在,粘度增大。如甘油、磷酸、浓硫酸 (4)液体分子间的氢键存在,使分子发生缔合现象,密度增大。 第二章第二章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概论概论 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2)精密度 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3)误差衡量准确度的高低:绝对误差 E = xi i - ; 相对误差 Er = (xi i - ) /

5、(4)偏差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平均偏差 (算术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d/x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标准偏差 (又称均方根偏差): (有限测定次数分母为 n-1) 相对标准偏差: 注: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高的精密度未必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 2、分析数据的处理: 可疑值的取舍Q 检验法 显著性检验t 检验法和 F 检验法 t 检验法:平均值与标准试样的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若 t计算 ta,f,说明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系统误差; 若 t 计算 实 内轨型配合物 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 ( Y) (1)、酸效应系数 Y(H) Y(H) = Y /Y Y 一定 pH 下配位剂各种

6、存在形式的总浓度; Y 能参加配位反应的 Y 的平衡浓度 (2)、共存离子效应 Y(N) Y NY 和游离 Y 浓度之和; KNY NY 稳定常数;N游离 N 浓度。 Y 的总副反应系数 Y Y = Y(H) + Y(N) - 1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及其副反应系数 M 配位滴定法(EDTA 滴定法) 金属指示剂使用中存在的现象: 封闭现象:被滴溶液中有干扰离子 N 存在,N 与指示剂形成很稳定的有色配合 物(NIn) ,它的稳定性大于 MY,即使在化学计量点以后,加入过量的 EDTA 也不能使 NIn 中的 In 游离出来,溶液一直呈现 NIn 的颜色,无滴定终点颜色 突变,指示剂失去作用。

7、消除方法:加入掩蔽剂 Y(N)NY YNY Y 1KN YY + = + 僵化现象: 有些指示剂或金属指示剂配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太小,以致 EDTA 不能迅速夺取 MIn 中的 M, 交换速度缓慢,终点拖长。 第六章第六章 氧化氧化还原还原平衡和氧化平衡和氧化滴定法滴定法 1、 原电池书写规则 (1) “-”在左边,“+”在右边,盐桥用“”表示。 (2) 半电池中两相界面用“ | ”分开, 同相不同物种用“,”分开,溶液、气体要注 明c ci ,p pi 。 (3) 纯液体、固体和气体写在惰性电极一边用“,”分开。 注:非标准态、非水溶液不能用 比较物质氧化还原能力。 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式写法无

8、关。 电极电位公式: 纯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不写入; 电极反应中电对以外物质也应写入, 但溶剂(如 H2O)不写入; 气体物质用分压(Pa)表示,除以p p (10 5 Pa) 溶液中的物质用浓度(mol L -1)表示,除以 c c (1mol L -1)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Fe 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为何是 Fe 2+, 而不是 Fe3+? Fe 在 Fe 2+/Fe 电对中的还原性较 Fe3+/Fe 电对中强。 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法: (1) 高锰酸钾法: a)直接滴定法:介质硫酸加磷酸(氯离子也能还原高锰酸根离子,硝酸根也能 氧化亚铁离子) b)间接滴定法: (2)重铬酸钾法: (有毒)二苯胺磺酸钠作为指示剂 (3)碘量法: a)直接碘量法:弱酸性、中性、弱碱性(强酸性: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拖后、淀 粉水解成糊精导致终点不敏锐;强碱性:碘发生歧化) b)间接碘量法:中性或弱酸性(强酸性: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碘离子被氧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