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3332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人民版2019090517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一、古代中国的商业1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7)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2“市”的发展(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

2、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特别提示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3商业城市(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5)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归纳总结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

4、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目的: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5、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教材补缺古代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3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6、,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4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2)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3)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5)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3)概况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7、。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4)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教材补缺汉武帝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1)盐铁官营: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盐铁收归国家经营,从而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2)均输平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商品收购和转卖,有效调剂物资供应,控制市场。这两项政策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2“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沿革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注重“朝贡”贸易体制。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仍然禁止民间

8、贸易往来。(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构图解史“海禁”“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出现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其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手工业进步是其出现的直接条件。(2)出现标志:明代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发展表现: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4)缓慢原因政府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制工商业。“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5)影响:冲击并侵蚀传统的经济形态;但发展十分缓慢,只

9、是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未促成中国社会转型。教材补缺隆庆开关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明朝因此经济焕发活力,成为当时世界上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隆庆开关”表现出明朝在对待国民的海外贸易政策上,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促进了民间私人贸易的繁盛,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它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对外贸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考点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

10、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针对练1(2018太原高三模拟,29)解读下图,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B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C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D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途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与图中大多数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图中中国处在贸易体系的中心,其他地区处于边缘地位,符合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的特点,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的中心是西欧国家,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处于相对分散隔绝状态,与图中以

11、中国为中心的贸易联系紧密不符,故D项错误。2十三行十三行是清代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

12、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商人由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生产关系的变化:明清时期出现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政治环境及政策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加深。(2)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城

13、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1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不同点时间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目的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

14、统治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相同点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针对练2(2018临沂高三模拟,9)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观念的淡化B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C八股取士制度的实行D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

15、策强化,故A项错误;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使商人“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故D项正确。唯物史观辩证看待重农抑商政策唯物史观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对“重农抑商”政策可作如下分析:(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