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3309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根本原因) (2)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直接原因)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重要原因),“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行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

2、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3)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 A、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退休金、福利不属) B、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收入 (4)按劳分配的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平均分配,讨论 探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共产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由变换工作内容,因而可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进行工作的条件下,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将不仅仅保证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还将保证满足每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3、,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么结果?,这实质上是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大跃进顺口溜:上工一窝蜂 干活闹哄哄 放工往前冲 苦了想干的,累了实干的,便宜了捣蛋的,(5)按劳分配的意义: A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效率) B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公平),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具体方式:,按土地要素分配:,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居民储蓄、购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科技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技术、信息所得

4、收入、技术入股所得,按管理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个体工商户,按生产要素分配,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 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意义:A、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 B、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C、有利

5、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之资本要素,按生产要素之土

6、地要素,按生产要素之信息要素,按生产要素之劳动要素,按生产要素之管理要素,按生产要素之资本要素,按生产要素之资本要素,练一练,按劳分配,科学判定各种分配方式 如果在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公有制企业的福利性分配(平均分配),还有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如国企退休金),甚至还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如国企员工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如果在非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分配,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2广东某国家控股的药业有限公司与三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70%的股份,三位年轻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3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

7、术与国有资产的结合。这三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故三位博士取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项正确。 导与练单元检测题,3按劳分配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资本、管理、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4按劳分配工资收入(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里的工资收入不是) 5.按劳分配财产性收入,4.某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

8、,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49 760元,20 000元 B.29 760元,17 000元 C.48 800元,20 000元 D.44 260元, 3 000元,解析:A 此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分配,即:36 000+960+12 800=49 760(元)。分红和股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3 0

9、00+17 000=20 000(元),故选A。,考点二:收入分配的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含义(要求):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差距为零(平均主义) 收入差距悬殊(两极分化) 2、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不 同 行 业 间收入差距较大,区域收入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不 同 岗位 间收入差距较大,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应对措施,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国际

10、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 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 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3、怎样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社会公平)或降低基尼系数? (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两大举措: A增加居民收

11、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合、取非、提低、调高、扩中) (4)发展和完善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的含义: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三方参与分配) 一是国家: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 二是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留部分。 三是个人: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两

12、个比重) 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具体措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的含义: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国家集中地财政收入在全社会领域进行的再调节。,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再分配促进公平的具体举措:健全以税收(个人或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有的税收属于初次分配,有的税收属于再分配,不能一概而论。,转移

13、支付,横向转移支付:经济上较发达地区把政府组织的部分收入转移给落后的地区。 纵向转移支付:上级政府通过特定的财政体制把各地区创造的财力数量不等的集中起来,再根据个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和实施宏观政策的需要,将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不等的分配给各地区,已实现各地区财力配给的相互均等。,1、效率的含义 效率=,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投入,产出,(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意义,考点三:兼顾效率与公平,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两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前者生产、后者分配) 解释: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

14、大就会有失公平。一定时期内,由于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在个人收入的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二者彼此消长 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7,D,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再分

15、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家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拓展思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特别提示】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程度富裕”。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并且同等程度地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区分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 分配政策: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合、取非、提低、调高、扩中”),3,4,5,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