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288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搞好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摘要:小学作文时应注重这几个方面:其一,要在语文实践中指导作文;其二,指导过程要体现“三维目标” ;其三,要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素质教育、国际作文发展趋势视野,还是“作文需要论”角度,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对广大教师指导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训练教学措施 作文,学生不愿写,老师感觉难教,这是普遍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你会有这种感受:在教师的鼓励、帮助下,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如沐春风,这应该是最佳的教学境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那么这个交际工具学生又掌握得如何呢?我们发现,学生不会写申请书、不会写请假条、不会写借条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如何呢?说喜欢语文的只有少数,特别是作文,说喜欢的更是少之又少。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提出了“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指导思想。它的教学原则有三:先有生活感受、而后写作的原则;在言语交际中学会交际的原则;立体交叉、和谐发展的原则。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进行的都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至少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让学生感到说与写都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说和写都是有目的、有对象的。当学生感到说2与写是一种需要的时候,这种“内驱力”就会把

3、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所持的态度和思想认识。于永正搞“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他的教学观是什么?他的教学观是否突破了前人的认识?这些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潘自由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或思维的实践活动。 “言语交际”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的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用“言语交际”来限定“表达训练” ,说明这里的“表达训练”不是没有听者没有读者、为表达而表达的表达训练,也不是为文学创作打基础的表达训练,更不是因为考试要考作文

4、而作文的表达训练,而是为言语交际需要服务的表达训练,是言语交际中的表达训练。 “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它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照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强调作文教学的社会效益。 可见, “言语表达训练”有如下内涵:第一,言语交际表达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二,说和写是因“言语交际需要”而起;第三,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有听众、有读者。古人杨雄在法言问神篇所说的“言,心声也” ,意思是写文章就是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刘勰文心雕龙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3发”大抵可以理解成:只有情到深处

5、,才能下笔成文。纵览祖国灿烂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堪称文化瑰宝。或抒发情怀,或感伤时事,或指点江山,敢问哪一首是奉旨而作呢?当然,学生的习作不等同于文学创作,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作文,都是作者在表达心中所想,倾吐真情实感。叶圣陶指出:“文题取材应广博” ,学校中所诵习所闻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事事物物,与学生接触而引起其思想情感者,均可为文题之材料。张孔义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些特点一文介绍:美国小学写作教学比较重视写作的实用性,使写作练习起到真正的交际作用。例如,要求学生写信邀请家长访问学校,给郊游的接待单位写感谢信,给著名作家、演员、

6、运动员写信。为了鼓励学生和别人交往,有的教师还设立了班级信箱,学生可以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或者和校内外的其他班级建立通信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使人们分享各种想法。 笔者认为,小学生说、写素材至少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生活性。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作文之泉,是培植作文的土壤。于永正在教学中通过别具匠心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色,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灵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可见,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的源泉

7、,引导他们在4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体验的心,那么学生的习作才会是一棵有扎实根基、有丰满枝叶的焕发生命活力的树。 第二,体验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指亲身经历, “验”则指感悟。小学生人生阅历浅,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能有话可说,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 “言之有序” 。 “真正体现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就必须切实尊重做作文的人,让做作文的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 ” 第三,趣味性。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研究表明,好玩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说写训练中要精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方式,使其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第四,实用性。说、写素材对学生的现实和未来生活有用,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我们应该加强训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