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2050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2.3 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复习,气候,2,1.步骤和方法,一、气候类型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2)以温定带各温度带的划分指标 (15 0/ 155),(3)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与时间变化,3,坐标图,4,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此类试题出现最频繁,它较直观,但气温、降水的详细数据要通过图像读出。,例1,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5,2方格坐标系图 (点状图) 此类图的数据是通过点状形式表现出来。,例2分析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判断该地可能是 A.洛杉矶 B.上海 C.北京 D.东京,答案:A,6,3直角坐标系图 通过坐标图表示气温和降水的数据,例3读下面、3个地点的气候资料,

2、关于地气候类型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最大分布区 B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非洲西南部也有分布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地形雨 D导致孟加拉国洪水灾害的即为此种气候,答案:A,7,例4:右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判断-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8,4.玫瑰图 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气温与降水状况,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判读此图应抓住关键: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与同心圆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如图所示。,例5:读某地区“气温、降水及耕作制度图”,据图中气候资料可推知,该

3、地可能是我国的 A太湖平原 B华北平原 C广西沿海 D吐鲁番盆地,答案:C,9,总结坐标图的特点和判读方法,1.读坐标的地理含义(气温、降水量、时间),2.读坐标数据单位(时间单位、mm、),3.读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气温较差、降水时间变化等),地理坐标图是地理学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形成演变过程、结构变化、分布规律等的直观表示方法。 用来描述和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坐标图是常见的题型,基本图形是横坐标表示时间(年、月、日),纵坐标表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试题中坐标图形式丰富多样。,读图方法:,地理坐标图的特点:,10,例:图中两图是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映图2甲地区气候

4、状况的是图1中 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注意: 坐标上每一个小格表示的数据。,B,11,解题技巧?,1.抓1月7月或2月8月的气温和降水量两组数据 2.按照判断气候类型三步骤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关键?,1.以温定带的判断依据15 0 / 15 5 2.以水定型的判断依据各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时间变化(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 3.熟练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12,5其它变式图,例:读图1,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四地气候类型。,甲:温带季风气候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丙:热带季风气候 丁:地中海气候,13,类型二: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例:图

5、中A、B、C、D四地最容易出现大城市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14,提供虚拟区域图或中国、世界区域图等区域分布信息,熟练掌握气候分布模式图以及世界气候分布图,解题关键?,题型特点:,15,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温带 海洋性 气候,温 带季 风气候,苔 原 气 候,副 高,赤 低,16,17,类型三:气候资料列表,解析:根据数据可判断出,甲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8,类型四:利用与气候相关信息推导判断,自然带或典型植被 盛行风向 河流水文特征,19,根据盛行风等反推气候

6、类型,例9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若该城市的工厂区位合理,充分考虑当地风向,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为 。,热带季风气候,20,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温带 海洋性 气候,温 带季 风气候,苔 原 气 候,副 高,赤 低,21,你的反思,知识是否有漏洞? 题型?(归类) 思路?(清晰) 关键?(明确) 技巧?(速度) 错题原因分析 ?,解题步骤(操作程序) 判断依据(记忆) 气候分布规律(图) 气候特点(成因) 地理图表有效信息提取、加工、判断能力 (技能),自我诊断,查漏补缺,22,二、气候成因分析,23,例1:

7、说明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思维程序:,一、成因分析;二、描述特点,24,建构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知识结构 形成答题思路,二、气候成因分析,如何建构答题思路?,25,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温度带 2.大气环流降水状况 三圈环流(三地四高六风带) 季风环流(3种季风气候)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地面状况气候更加复杂 下垫面地物差异:海与陆、植被覆盖、水域面积 地形:高原、盆地等;山脉走向、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洋流:寒流、暖流; 海陆分布 4.人类活动 改变地面状况; 改变大气成分(CO2 氟氯烃 酸性气体),气候类型,单一性质控制(3种

8、气候) 干湿交替控制(2种气候),宏观因素 主导因素,微观因素,不同纬度地带,接收太阳光热不同,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大气环流决定降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同纬度带内,气温状况不同; 同一大气环流影响下,降水量不同; 同一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气候有差异。,26,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温带 海洋性 气候,温 带季 风气候,苔 原 气 候,副 高,赤 低,宏观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27,28,微观因素,注意:描述气候分布的思路首先明确影响因素,再描述分布 1.受宏观因素影响描述纬度位置(温度带

9、),描述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即突出地带性规律。 2.受微观因素影响洋流:气候带的范围;地形:气候类型分布及其范围。即非地带性现象。,地形 洋流,29,例2:读下面区域图和“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三地与气候直方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 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B;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比较丰富,冬季降水比夏季多;来自日本海面的冬季风在日本西侧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30,31,(2)对比左图中A地与C地气候特征的差异,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A地气温年较差比C地小,最高气温月为8月,最低气温月为2月;C地最

10、低气温月为1月,最高气温月为7月。A地年降水量比C地丰富,雨季比C地长。,32,33,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海洋性,大,大,小,小,7月,1月,8月,2月,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34,例3:图中两图是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映图2甲地区气候状况的是图1中 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35,36,37,三、对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太阳辐射等)特点的分析,38,乙图,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概括甲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由西南向东北减少(或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得2分,仅答东北少,西南多,得1

11、分 西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或纬度差)得2分;西南处于海岛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说全得2分(如果只答海拔影响不给分,仅写地形因素,未答出背风坡或迎风坡得1分)。,39,建构学习模式,气候要素等值线的分析 1.观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疏密梯度差;走向主导影响因素;弯曲下垫面状况差异;闭合极值中心。 2.逻辑思维:因果联系分析 3.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重视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把握区域内的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 4.加强地理信息材料处理分析能力的训练,强化各种有效信息提取的训练和各种地理图表分析方法的训练。,40,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

12、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例2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原因。,41,北京市文综地理试题分析,42,36(36分)读图1112,回答下列问题。,2005年北京文综,(6)简述北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5分),答案: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量较多且全年分配均匀;常年受西风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43,06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图12,(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

13、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44,答案: (5)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6分),45,区域+ 等值线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之一 关注等值线的分布特点,运用建构的答题思路宏观(主体规律),微观(地面状况)分析问题。,启 示,46,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取事半功倍之效果,47,通过建构知识的过程增长学习能力,梳理知识,简化内容,强化联系,结构化 系统化 程序化 技能化,思维有程序,答题有线索,解题有技巧,通解通法 举一反三 以不变应万变,学习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以图释文、以文释图、以图释图、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建构地理图像体系,建构知识体系,48,区域地理学习模板,以气候为切入口建构区域地理学习模板,49,东部季风区的主要特点,50,西 北 地 区,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