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2029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六课第二框课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日照实验高中 政治教研室,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等无数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顽强奋斗、英勇牺牲。,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拥有八千多万党员,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常霞、牛玉儒、杨善洲、罗阳等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一.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民书记”郑培民说: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平民书记牛玉儒说: “我不是大家的家长,我是为大家服务的,这个位置一定要摆正。”,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说: “我就是一名公安干警,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

2、的信任。我的使命是打恶除霸,保一方平安,扫除阴霾,还群众一片晴朗的天空。”,新时代三位共产党员的言行共同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人民的信任,关键时刻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书写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这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最大承诺!,1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3亿人口的中国的执政党?,2从罗阳、沈浩和郑培民的事迹看,共产党人应该怎样当好人民公仆、时代先锋?,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哪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问题探究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大,七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科学发展观,一大,七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

4、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地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

5、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3.邓小平理论,(1)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2)地位: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核心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将“三个代表”重

6、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内涵,内涵分析: 先进生产力-提供了物质保证 先进文化-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保证发展的方向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出发点、最终落脚点。,(2)主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本质: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5.科学发展观,(1)主题: 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

7、展、 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内涵: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地位: 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成果,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 两个百年目

8、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个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判断正误】 1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 2科学发展观主要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党

9、的性质、宗旨、地位和执政理念: (3)民主执政的方式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4)重大意义(据材料)-人民利益、取信于民、积极性、稳定和谐等,1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4)加强

10、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3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点演练】 3近年来,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服务群众,“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71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13万件,这些做法( ) 是发展党

11、内民主的重要举措 是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创新 是党服务基层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途径 体现了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 A. B. C. D. 4“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 )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 的执政方式 D坚 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D,D,5.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

12、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 党作为执政党必须 ( ) 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 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 A B C D 6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这说明 ( ) 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的先进性建设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

13、法和工作方法 A B C D,D,C,【巩固练习】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致力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2)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

14、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党重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是党民主执政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

15、增。 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确定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4)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激发人们创造热情;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32014山东卷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3.(1)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 (2)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