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西宁感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61970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08西宁感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08西宁感控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感染控制实践 创造安全诊疗环境,医院感染的危害 医院感染的重点控制环节 环境卫生管理 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 高危病人诊疗实践中的感染控制和预防 医院感染与职业安全,医院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马晓伟,2004) .,医院安全管理,-保证病人,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群不受到医院的环境、 设施、服务中的有害因素侵袭和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已严重影响了病人的

2、诊疗安全,是对医院安全管理的重大挑战。,医院感染管理,它需要由全体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后勤人员和医院行政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成绩是现代化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 。,护理工作是医院基础质量的体现和重要保障,护士编制占机构总编制 护士工作岗位分散在医院各个部门 护理工作涉及医院工作各个流程 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力量,护理的工作目标:,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连续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的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为病人提供小时不间断的照顾,护理工作质量 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技术操作 病房管理, 基础护理和重症护理, 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 器

3、械消毒 病人安全、医疗质量 和医院工作效率,护理管理,业务技术管理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急救护理 重症护理 消毒隔离 药品、医疗用品的管理 护理文件管理 人员管理 病室管理 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贯彻其中,医院感染历史回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消毒的记载 19世纪中期出现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院被称为”产妇死亡之门”塞姆尔韦斯1861年提出”产褥热病原学观点和预防”, 成为医院感染研究先驱.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手,器械,敷料进行传播,并提出消毒的观点, 使手术感染率从45.7%降到15%. 南丁格尔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清洁,隔离感染病员,带手套等措施,

4、 使伤病员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 ,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WHO提出: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护理人员应从不同诊疗环节,防止和减少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降低感染率:环境、器械、病人护理实践、自身防护等等.,医院感染控制与临床诊疗工作密切相关,WHO提出: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诊疗活动的全过程. 医务人员应从不同诊疗环节,防止和减少感染危险因素,有

5、效降低感染率:环境、器械、病人护理实践、自身防护等等.,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诊疗环境管理 医疗器械管理 临床实践中的感染监测与预防 医务人员手卫生,1. 医院环境的洁净,的微生物存在于“肉眼可见的灰尘”中,必需常规清洁,正确的清洁方法会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数量,改善环境的质量。 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医院有常规保养清洁及消毒的规定,并要求员工严格执行,环境清洁的原则,一般的环境以清洁为主,如有血渍、体液、粪便等物污染,或其他特殊地点可加用消毒方法。 环境应定期清扫,随时保持环境清洁、干净。 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清扫病人房间应先一般病人房间, 后感染病人房间。 采用湿

6、布拖把清洁, 避免灰尘飞扬。 病人房间家具清洁做到一人一桌一巾。 清扫时拖地时使用的水和拖把应注意更换和清洗。 水桶、拖布、抹布用后应洗净、晾干。,特殊感染的处理 !,保障诊疗环境的洁净安全,门 诊 病 房 监 护 室 新 生 儿 室 急 诊 室 手 术 室 供 应 室 内 镜 室 ,病人人群不同 诊疗项目特点不同 感染的发生和播散特点不同. 维持病区洁净,减少通过环境传播感染,诊疗环境的护理管理,& 建筑布局 & 三区划分 & 诊疗工作流程 & 人员流量 & 通风状况, 水, 废弃物 & 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 感染爆发时应急处理方案,目标: 保持日常诊疗环境洁净 当有污染或有感染播散的可能时

7、, 正确使用消毒灭菌方法,保持环境洁净, 阻断传播.,2.科室医疗器械清洁消毒与灭菌,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可致感染的危险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物品 凡要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输液器材、导尿管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须经灭菌后才可使用。 (2)中度危险物品 凡和破损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物品。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等须高水平消毒; 其它一些体温表等可采用中水平消毒。 (3)低度危险物品 仅直接或间接接触完整皮肤的物品。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生活环境中的物品,例如,便器、血压计袖带、床架等多数可就地清

8、洗, 必要时采用低水平消毒。,医院消毒、灭菌的原则,(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 (2)根据医用物品感染危险性分类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3)一切需高水平消毒或灭菌的医疗器材, 需先彻底清洗, 去除所有血渍、组织等有机物及残渣, 这样才能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4) 根据医用物品的性能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 贯彻落实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 协助供应室启动全面动回收科室内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减少安全隐患。,摘自医院管理质量万里行检查要求,2手术器械、用品的清洗、灭菌、包装等过程符合规范。 现场抽查大、中、小手术器械包各1件(大包可优先抽查骨科包、产科包),观察

9、器械包的大小、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包内卡是否符合要求,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的检测等是否合格;,2.2抽查腹腔镜或关节镜灭菌包1个,仔细查看镜子的关节部位有无污垢; 2.3一次性使用物品的使用及处理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查看缝针、缝线、一次性刀片。,3内镜(胃镜及肠镜)清洗消毒符合规范。 3.1胃镜及肠镜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查看手工清洗消毒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活检钳灭菌是否合格;,3.2现场查看清洗消毒人员的防护用品与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应具备的防护用品:口罩眼罩,或面罩;手套;工作服,防水围裙,工作鞋;防护用品合格,使用正确; 3.3查阅是否有内镜清洗消毒登

10、记本并记录规范。,“深圳妇儿医院事件” “宿县眼球事件” &反省日常常规化的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的误区 & 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产品 & 注意国内外消毒工作的动态 & 改进存在的问题,研讨推广先进合理的方法,3.临床实践中的感染监测与预防,监测 ? 感染控制? 感染预防?,“大多数可以避免的院内感染 起因于不恰当的病人照顾实践” Robert Haley in SENIC study, 1985,感染控制的新观念 “零容忍”,“零容忍”,目标 方向 承诺 态度 文化,“零容忍” 是指我们对待每一个医院感染都要当作它永远都不该发生那样去追根溯源。,“零容忍”意味着发生了可预防HAIs不再是“可接受”的

11、;仅仅低于国家平均感染水平并不足够好; “零容忍”不仅意味着降低“率”,更在于尽可能避免每个可预防HAIs案例的发生;,在美国,从2008年10月1日起,保险公司拒付: 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严重褥疮 血管插管相关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等,感染控制项目质量监测指标,手术部位感染(浅表切口,深部切口/腔隙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冠状动脉搭桥,股腘动脉绕道,腹主动脉瘤,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式子宫全摘除,腹股沟疝修补,开腹胆囊切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血液透析相关的血流感染 新生儿感染 没有导管的血流感染 抗生素耐药微生物 ICU中MRSA的比例 职业暴露相关的血源性感染的

12、危险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国际感染控制联盟建议(IFIC,2004),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穿刺 操作者在穿刺前和维护过程中应手消毒 最大限度使用屏障保护 穿刺,维护,以及拔除导管过程中应使用无接触技术 插管前彻底消毒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国际感染控制联盟建议(IFIC,2004),妥善固定静脉输注通路,防止导管移位. 无菌敷料保护穿刺部位 定期更换敷, 至少一周一次 置管部位覆料变潮、松动、污染或必需查看置管部位时应该更换. 保持整个系统的密闭性. 尽可能早的拔除导管.,特殊群体病人的感染预防和控制,高龄老年病人 新生儿 大手术围术期病人 免疫缺陷病人 特殊感染病人

13、,准确评估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一旦发生感染, 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 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临床实践中预防感染,中心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尿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呼吸机的消毒,1、准备呼吸机备用管道 2、呼吸机管道更换 3、正确处理管道中冷凝水 4、专业人员做终末消毒,4.防止感染通过医护人员手传播,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是通过手!,洗 手,是最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 目 标: 除污 除去沾在皮肤上的菌群 减少迁移性菌群的传播 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提高洗手遵从率,“工作太忙, 没时间洗手?” 推荐酒精类手部消毒用品用于

14、手部未见明显污迹的污染; 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流程, 降低经手感染传播危险. 教育指导,巡查和反馈,设施上的管理,病人的教育, 工作环境中的提示以及树立范例,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形和感染危险因素有哪些? 2.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是哪些? 3.护士隔离防护知识和在本科室及时有效实施? 4.需要改进改变的护理实践?,设立专职感染护士,提供临床护理服务 对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信息和建议 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实践 参加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感染控制工作中 应强调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了解临床感染动态和各种临床指南 保持清醒头脑, 科学判定感染控制中的问题 应用循证方法, 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减少感染机会,提高病人护理质量,总 结,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子系统, 与医院感染密切联系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人员 通过实践,研究,培训工作, 从不同环节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积极控制感染的发生和播散, 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