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6133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教案1语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1 识记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3、了解字音致误的类型;4、掌握备考方法,夯实基础。【教学重点】通过高考试题,了解汉字字音的特点,寻求高考试题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教学难点】1. 多音字错读 2. 形声字误读 3. 形似字误读 4. 统读字误读 5. 难读字误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 5 课时。其中讲读课 1 节,练习课 2 节,讲评课 2 节。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全面了解拼音考试的重点与解题的技巧 一、考点精析 1、多音字

2、多音字可以分为两类: 多义多音字的错读:有些字的字义不同,字音也不同,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例如:“耙” ,读 b 是一种弄碎土块的农具。使用这种农具碎土平地叫“耙地” 。如果读 p 就是另一种农具,有铁耙子、竹耙子等。 “乘” ,作动词时读 chng(特别:姓乘) ,作量词时读 shng(特别:历史书叫史乘) 。 “泊”作动词时读 b,停泊、船泊、泊位、淡泊,作名词时读 p,湖泊、血泊、罗布泊、血泊。 “屏”表“抑止或除去”读 bng,屏住呼吸、屏退、屏除,表“遮挡”读 png,屏风、屏障、屏蔽。 同义多音字 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没有显著的不同,但字音却不同了,例如:“剥”意

3、思是去掉外面的皮、壳或其他东西,单用(常用于口语)读 bo,剥皮,剥花生;复合词中读 b,剥夺、剥削。 “壳”有两种读音:例如口语中读 k,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书面语中读 qio,地壳、甲壳、躯壳。 “逮” ,解释为捉,只有“逮捕”的“逮”读 di,其它都读 di(还有一种含义:到、及读 di,力有未逮) 。 “苔” ,只有“舌苔”的“苔”读 ti,其于都读 ti。 “血” ,书面语(用于复音词及成语)中读 xu,贫血、心血、呕心沥血、狗血喷头,口语中单用读 xi,鸡血、血晕、血块子。 “扫” ,作动词读 so,扫盲、扫地、扫兴,作名词读 so,扫帚。 2、形声字 形声字误读主要是“秀

4、才识字读半边” 。中国汉字中的形声字不是同声旁的字的读音都相同。例如:“刹那”中的“刹”读 ch) ,不读 sh(“刹车”中的“刹”读 sh。 “仓颉”中的“颉”读 ji,不读 j( “颉颃”读 j hng) 。 “淖”读 no,不读 zhu。 “谄”读chn, “陷”读 xin。 “庖”读 po, “栉”读 zh, “喙”读 hu, “歃”读 sh, “眦”读z, “掣”读 ch, “儆”读 jng, “帙”读 zh, 3、统读字 国家语委 1985 年颁布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 ,许多字读的字变成了通读。如“呆板”的“呆”现读 di, “从容”的 “从”现读 cng, “确凿”的“凿”现读 z

5、o,都不再按原来的音读。 (具体情况见第二册教材 P157) 4、形近字 有些字字形极其相似,要辨清字形,避免误读。如“棘”j、 “辣”l , “肓”hung、 “盲”mng, “券”qun、 “卷”jun, “荼”t、 “茶”ch , “菅”ji n、 “管”gun, “肄”y、 “肆”s, 二、方法精讲 对于 3500 多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记清有着较大的困难,一是数量之大,二是较混杂。但是这几年的试题都是要求辨别正误,不要注拼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以义定音。利用意义联系,区别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常常是和多义联系起来的。如:“卡” ,做音译词语素时读 k,卡车、卡宾枪、卡片、

6、卡介苗、卡通,取与“不通畅”有关的义项时,读 qi,关卡、卡壳、卡子。 2、区别书面语和口语。许多多音多义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是由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造成的,注意一这一点,可以帮助正音。如:“翘” ,书面语读 qio,翘首、翘楚,口语读 qio,翘起来,翘尾巴。 3、区别词性意义。许多字因其在不同词中表示的词性意义不同而导致读音不同,因此区别其词性意义或其所在词的词性,也辨析多音多义字的重要方法。如:“扇” ,做名词时读 shn,做动词时读 shn。 “卷”做名词读 jun,试卷、卷帙浩繁、卷轴,做动词读jun,卷起、卷席。 4、区别一般用语与专用词语。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由一般用语与专

7、门用语(名称,专有的几个词)的差别造成的,注意到这一点,也可以帮助正音。如:“炸” ,一般读作zh,而表示“ 在煮沸的油或水中把食物弄熟”的意思时读 zh。 “轧” ,一般读作 y,倾轧、轧花机,而在“轧钢” 、 “轧辊”中读 zh。 三、题型探究考试说明对语音考核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语音题,除了 1999年和 2000 年没有考之外,年年必考。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近误读。汉语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对其字形识记不扎实,就会出现误读。如“赝品”的“赝”(yn)误读为“ ”,“床笫”的“笫”(z)误读为“d ”等。2.音近误读。有些字的读音相近,只

8、是声调不同,在日常交际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 , “绮丽”的“绮”误读为“q”等。3.多音字误读。汉语中有许多多音字,它们的读音随着具体的语境而变化,一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自怨自艾”的“艾”(y )误读为“i ”, “厦门”的“ 厦”(xi) 误读为“sh”等。4.习惯误读。有些汉字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误读习惯,如“包庇”的“庇”(b) 误读为“p” , “畸形”的“畸”(j)误读为“q” 等。5.不规范的简化字误读。例如“停”的不规范简化字为“仃” ,因而把“伶仃”的“仃”(dn) 误读为“t n”等。语音题在高考中出现过的题型有:1.单考认读。 2.字

9、形与字音结合起来考查。 3.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考查。从 2001 年恢复考查语音以来,语音题一直比较稳定。一般都是在第卷中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赋分3 分。其具体的形式有:1.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2.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 3.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4.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综观近年高考识记字音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本能力点所命试题的基本趋势。1.所考及的汉字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且经常误读的字,古代汉语中的异读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 2.普通话审音表中的字占重要席位。 3.形旁相同的字是考

10、查热点。 4.题支设计干扰有效,试题难度适中,考生作答区分度明显。 5.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多音字的读音。 6.近五年考及的字一般不重复考查。四、平时学习中的误区1.因受构字部件(这个部件独立来看是一个字 )的影响而弄错。如: “桎梏”的“梏” ,容易读成“告”字的音;“酗酒”的“酗”容易读成“凶”字的音;“感喟”的“喟”容易读成“胃” ;“风驰电掣”的“掣”容易读成“制” ;“踝骨”的“踝”容易读成“果” ;“濒临”的“濒”容易读成“频”等。2.因忽视该字是多音多义字而读错。多音多义字有音随义转的规律,有些学生不注意据义定音,因而往往弄错了读音。如“拓片”中的“拓”应读“t” ,不读“tu ”;

11、“押解”中的“解”应读“ji” ,不读“ji” ;“稽首”中的“稽”应读“q”不读“j” ;“一沓纸”中的“沓”应读“d” ,不读“t”等。3.因声母或韵母混淆而导致读错字,这一点,方言区的考生表现得最明显。如“奢侈”的“奢”声母是“sh”翘舌音,但有的学生认为是“s” ;“问难”的“难”声母是“n” ,有的学生认为是“l” ;“含情脉脉 ”的“脉” ,韵母应是“o”而不是“ai”等等。五、备考策略 要“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关键在于:一要重视积累;二要讲究方法。1.积累多音多义字。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造成多音多义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词性不同而异读,如“相”

12、作名词语素时读“xi n”如“相貌” ,作动词语素时读“xin”如“相看” ,作副词时也读 “xin” ,如“互相 ”。再如“难” ,作形容词语素时读“nn” ,如“困难” ,作名词语素时读“nn” ,如“灾难” 。二是由于词义不同而异读,如“看” , “看见”读“kn”;“看守”读“kn”;“差” , “差距”读为“ch” , “差劲”读“ch” , “差使”读“” , “恶” ,“恶心”读“” , “恶意”读“” , “可恶”读“w ”。三是文白不同而异读,如“薄” ,组成书面语汇读“b” ,口语中读“b”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积累,要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平常遇见的多音

13、多义字分类记在上面,也可常翻阅字典,把常见的多音多义字摘录出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汉字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读错,如懦() 、嚅 (),羸()、赢(),肓()、盲(m) 。一些形声字由于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造成了误读,如“獭”错读为“” , “莠”错读为“” , “绽”错读为“” 。一些同学常常根据同一声旁的某一字的读音类推其他字的读音,如“拙”读“” , “咄” 、 “绌”也都读成了“zhu”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因此我们只有常查字典,日积月累,分类整理,才能将字音读准。3.要重视课本中的词语。近年来,课本

14、词语或与之相关的词语在试题中的占有量有增大的趋势。要正确识记新教材中试验修订本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及课文和注释中的词语,特别要注意其中容易读错音的字,并以此展开,扩大复习的涵盖面。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成语中的某些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及古今异义字的读音是否还要求变读。对积累起来的词语,要善于分类归纳,抓住重点,总结规律。对高考语音题中常考到的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方言字等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记忆。1.多音字切记据义定音多音字,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以示区别,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读音。如 1997 年高考第 1 题中“参与”的“与”意为“参加” ,它就不读“”而读“y”

15、 ;又如 1998 年高考第 1 题“押解”的“解” ,意为“押送” ,它就不读“”而读“” 。2003 年 B 项中的 “禅让”的“禅”应读 “” , “薄荷”中的“薄”应读“b” , “簿册”中的“簿”应读“” 。2.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所以形声字并不能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如 1995 年高考第 1 题中“畸形”的“畸” ,它就不读声旁“奇( )”而读“” ;又如 1997 年高考第 1 题中“旖旎”的“旖”,它不读声“奇()”而读“” 。2001 年考题中“泌”不读“必() ”而读“ ”。2002 年高考第 1 题 A 项中的“箴”不读“” ,而读“” ,B 项中的“阐”读“” ,D 项中的“滇”读“” , “缜”读“” 。3.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如 1992 年高考第 1 题中“庇护”的“庇”( ) ,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屁”而错读为“” ;又如 1996 年高考第 1 题中“璞玉”的“璞”(),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蹼”而错读为 “” 。4.方言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