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61291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全册教材资料(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初三化学暑假教材使用说明初三化学暑假教材使用说明 步入初三,我们即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化学,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主要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用途。与其他学科不同,化学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 域,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实验探究为手段,更注重过程中的现象与变化,因此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 究意识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化学更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很多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 上加以记忆,并且学会运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打好扎实的基础,轻松应对中考中物质组成与变化,构成与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巨 人中学化学研究组以新课程标准为宗旨,覆盖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考点要素、能力

2、要求、 题型类别等精心研发了本套教材。 本书共包含五个板块,第一、二个板块,即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用语,在中考中占据着 30%左右的 比重,是一个抽象但又相互联系的内容,需要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物质本身及其变化进行描 述,它也往往成为众多学生迷糊与混淆的集中点。第三个板块是化学计算,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为了 不增加学生们的负担,本书只安排了一讲的内容,学会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以及某 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第四个板块是化学物质,讲解了空气成分,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氧气的性质与变 化、制备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正好和九年级化学的开篇接轨,让学生们在学校能够轻松的开始化学之 旅,第五

3、个板块,是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复习,分两个专题,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和化学物 质进行了分类综合,让同学认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化学理论与用语、化学反应与物质的基本 框架。 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化学,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向我们提出更 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受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武汉巨人学校中学化学教研组 2014年 5 月 18 号 II 目目录录 1 第第 1 讲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第第 2 讲讲 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5 第第 3 讲讲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1 第第 4 讲讲 核外

4、电子排布和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15 第第 5 讲讲 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20 22 第第 6 讲讲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22 第第 7 讲讲 离子符号离子符号28 第第 8 讲讲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和化合价(一)32 第第 9 讲讲 化学式和化合价(二)化学式和化合价(二)36 第第 10 讲讲 化学式和化合价(三)化学式和化合价(三)40 第第 11 讲讲 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43 45 第第 12 讲讲 化学计算: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化学计算:化学式的简单计算45 47 第第 13 讲讲 化学物质:空气化学物质:空气47 第第 14 讲讲 化学物质:氧气(一)化学物质:氧气(一)52 第

5、第 15 讲讲 化学物质:氧气(二)化学物质:氧气(二)56 第第 16 讲讲 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62 65 第第 17 讲讲 专题一:化学理论与用语专题一:化学理论与用语65 第第 18 讲讲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物质专题二:化学反应与物质75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化学用语用语 化学化学计算计算 化学化学物质物质 化学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1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 第第 1 1 讲讲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知道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

6、物质产生。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 1】下列现象中:湿衣服晒干 瓷碗破碎 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食物腐 烂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钢铁生锈 司马光砸缸 水制冰 块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二、科学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 (1)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外焰,内焰,焰心; (3)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该气体能使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 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4)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蜡烛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也说明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物理 变化。 【例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精讲 2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熔化成液态石蜡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空气液化成液态;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成红色的铁锈;铁被腐蚀 【例 3】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发生物理变化B只发生化学变化 C既发生物理

8、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例 4】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成水D 酒精挥发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 5】下面一段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中,分析下列前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它们属于 AE 中的哪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反应条件B 反应现象C 物质的化学性质 D 物质的物理性质E 反应的结果 给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 出现小水珠,同时,也有气体放出() 。这

9、是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碱式碳 酸铜受热能分解出新的物质()。 四、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颜色、状态和能量的改变。但有颜色、状态和能量的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 学变化。 【例 6】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一定会发光、发热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颜色改变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初露锋芒】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干冰升华D矿石粉碎 2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3 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 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 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10、 C 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 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4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溶化 B 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 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精练 3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氢气用于冶炼金属B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氧气供给呼吸D 石灰石常用于制生石灰 6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B 花香四溢C 蜡炬成灰D 滴水成冰 7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用木炭粉除

11、去冰箱内的异味 家庭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 B C D 8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以下现象,其中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A放出大量的热B火星四射 C铁丝熔化成球D有黑色固体 Fe3O4生成 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木条燃烧;活性炭吸收异味;冰撑破水缸;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鸡蛋清受热 后变成块状;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粉笔折断;湿衣服晾干; 食物腐烂;木材制成桌椅;大米酿酒;菜刀生锈;燃放烟花。 10 2010 年 4 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

12、构中 的地幔,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小试牛刀】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乙醇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D 铝用于制造电线 2 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变化,后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冰溶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 C 烧开水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 D 煤气中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4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积沙成塔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13、,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4 C水电站用水力产生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6“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如燃料 燃烧 燃烧产物 太阳能或生物能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这构想中两个转 化过程() A均为物理变化B为物理变化,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D为化学变化,为物理变化 7 2010年 4 月 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 发生漏油,每天多达 5000 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属于物

14、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8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用做电线 9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 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 课题很多,其中有:合成高效化肥; 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寻找高效 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合成人造皮肤;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15、;在无毒、无害 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 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能源问题: (3)粮食问题: (4)环境问题: 10 1860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做了如下 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 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溶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 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 (3);(4)。 11 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_性。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 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5 第第 2 2 讲讲化学基本概念:分子和原子化学基本概念: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构成。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3.从微观角度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 4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一、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二、分子的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